中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6-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8-19页 |
一、CABG患者POCD和或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化学标志物的预测作用 | 第19-40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9-22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1.1.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1.3 统计学处理 | 第22页 |
1.2 结果 | 第22-32页 |
1.2.1 CABG患者POCD和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 | 第22-26页 |
1.2.2 两组(Ⅰ组和Ⅱ组)患者POCD的发病率及不同时点血清S-100蛋白和NSE浓度的比较 | 第26-27页 |
1.2.3 CABG患者POCD和术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第27-28页 |
1.2.4 患者CABG术前/术后抑郁的患病率比较 | 第28-29页 |
1.2.5 CABG术后患者抑郁和预后的关系 | 第29-32页 |
1.3 讨论 | 第32-39页 |
1.3.1 流行病学 | 第32-35页 |
1.3.2 POCD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1.3.3 POCD的相关化学标志物 | 第37-38页 |
1.3.4 冠心病POCD的干预与药物治疗 | 第38-39页 |
1.4 小结 | 第39-40页 |
二、PCI患者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 | 第40-50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40-42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40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2.1.3 统计学处理 | 第41-42页 |
2.2 结果 | 第42-47页 |
2.2.1 PCI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 | 第42-43页 |
2.2.2 PCI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第43页 |
2.2.3 PCI前/后抑郁的患病率比较 | 第43-44页 |
2.2.4 PCI后患者抑郁和预后的关系 | 第44-47页 |
2.3 讨论 | 第47-49页 |
2.3.1 流行病学 | 第47页 |
2.3.2 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 | 第47-49页 |
2.3.3 抑郁症的干预措施与药物治疗 | 第49页 |
2.4 小结 | 第49-50页 |
三、内外科抑郁情况的比较与合并抑郁的冠心病患者发病的预测因子 | 第50-58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50-51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50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3.1.3 统计学处理 | 第51页 |
3.2 结果 | 第51-55页 |
3.2.1 入选患者抑郁构成比 | 第51-53页 |
3.2.2 内外科患者手术前后抑郁评分的比较 | 第53页 |
3.2.3 内科PCI患者抑郁/非抑郁组血清IL-6水平比较 | 第53-54页 |
3.2.4 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54-55页 |
3.3 讨论 | 第55-56页 |
3.3.1 内外科抑郁情况的比较 | 第55页 |
3.3.2 抑郁症的相关化学标志物 | 第55-56页 |
3.4 小结 | 第56-58页 |
局限性与展望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综述 | 第69-81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