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有机材料、建筑化工材料论文--沥青及沥青制品论文

废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试验方案与试验材料第15-23页
    2.1 试验方案第15页
    2.2 试验材料及技术要求第15-23页
        2.2.1 基质沥青第15-20页
        2.2.2 废胶粉第20-21页
        2.2.3 化学改性剂第21页
        2.2.4 SBS第21-23页
第3章 实验仪器及实验测试方法第23-29页
    3.1 实验仪器第23-24页
        3.1.1 常规实验仪器第23页
        3.1.2 微观实验仪器第23-24页
    3.2 常规实验测试方法第24-29页
        3.2.1 针入度实验第24-25页
        3.2.2 软化点试验第25-27页
        3.2.3 延度试验第27-29页
第4章 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第29-50页
    4.1 试验方法第29页
        4.1.1 改性沥青的制备过程第29页
    4.2 废胶粉掺量对废胶粉改性沥青体系的影响第29-32页
        4.2.1 试验方案第29-30页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0-32页
    4.3 废胶粉目数对废胶粉改性沥青体系的影响第32-34页
        4.3.1 试验方案第32页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4.4 1,2-聚丁二烯和 C5 石油树脂对废胶粉改性沥青体系的影响第34-38页
        4.4.1 试验方案第35页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4.5 SBS 掺量对废胶粉改性沥青体系的影响第38-41页
        4.5.1 试验方案第38页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4.6 化学改性剂复合改性沥青和 SBS 复合改性沥青对比分析第41-43页
        4.6.1 对比方案第41页
        4.6.2 对比结果与分析第41-43页
    4.7 剪切温度对废胶粉改性沥青体系的影响第43-46页
        4.7.1 试验方案第43-44页
        4.7.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4.8 剪切时间对废胶粉改性沥青体系的影响第46-48页
        4.8.1 试验方案第46页
        4.8.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4.9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废胶粉改性沥青机理研究第50-59页
    5.1 研究目的第50页
    5.2 微观结构研究手段及结果分析第50-58页
        5.2.1 红外光谱试验及分析第50-55页
        5.2.2 荧光显微镜技术试验观测及分析第55-56页
        5.2.3 差示扫描量热试验及分析第56-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第59-61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59-60页
    6.2 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66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孔径气举反循环潜孔锤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河南道口古镇街巷空间与传统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