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一、我国食品安全主体法律规定的现状 | 第16-21页 |
(一) 政府为主导的多部门分段监管体制 | 第16-17页 |
(二) 民间食品安全主体的多方参与 | 第17-21页 |
1. 生产、经营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自律监督的法律现状 | 第17-18页 |
2. 食品安全第三方监督主体行业协会的法律现状 | 第18-19页 |
3.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现状 | 第19页 |
4. 其他社会主体在食品安全法律规定中的现状 | 第19-21页 |
二、食品安全主体法律问题分析 | 第21-33页 |
(一) 我国食品安全主体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21-26页 |
1. 政府监管主体的职责交叉,难以进行全程监管 | 第21页 |
2. 食品行业协会对食品安全的自律性监督欠缺 | 第21-22页 |
3. 农村食品安全主体设立的缺失 | 第22-23页 |
4. 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故中的维权成本高 | 第23-24页 |
5. 食品安全主体法律责任规定的欠缺 | 第24-26页 |
(二) 我国食品安全主体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6-33页 |
1. 食品安全主体法律问题的经济法理论成因 | 第26-30页 |
2. 食品安全主体法律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 第30-31页 |
3. 利益的驱动是食品安全主体法律问题的根本原因 | 第31-33页 |
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33-38页 |
(一) 美国多部门共同负责的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 | 第33-35页 |
1. 美国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历史沿革 | 第33-34页 |
2. 美国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分析 | 第34-35页 |
(二) 英国专门独立的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 | 第35-36页 |
1. 英国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35页 |
2. 英国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的分析 | 第35-36页 |
(三) 日本精致的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1. 日本食品安全主体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36页 |
2. 日本食品安全法律主体制度的分析 | 第36-37页 |
(四) 国外食品安全主体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第37-38页 |
四、我国食品安全主体法律问题的完善及对策 | 第38-45页 |
(一) 立法上的完善 | 第38-40页 |
1. 增加食品安全法律主体调机制 | 第38-39页 |
2. 加快出台行业协会法 | 第39页 |
3. 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对接 | 第39-40页 |
(二) 执法上的完善 | 第40-41页 |
1. 增加财政投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队伍装备水平 | 第40-41页 |
2. 转变执法理念,树立预防为主的执法理念 | 第41页 |
(三) 司法上的完善 | 第41-45页 |
1. 增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 | 第41-42页 |
2. 完善食品安全受害者代表人诉讼制度 | 第42-43页 |
3. 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国家先行赔偿制度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