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4-16页 |
1.4 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4.1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课题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介绍 | 第17-21页 |
2.1 系统简介 | 第17-19页 |
2.1.1 系统概况 | 第17页 |
2.1.2 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 第17-18页 |
2.1.3 孔板介绍 | 第18-19页 |
2.2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1 高舒适性 | 第19页 |
2.2.2 高效节能性 | 第19-20页 |
2.2.3 安装方便 | 第20页 |
2.2.4 不易结露 | 第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系统传热分析及传统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 第21-35页 |
3.1 系统传热分析 | 第21-25页 |
3.1.1 孔板传热分析 | 第21-23页 |
3.1.2 围护结构传热分析 | 第23-25页 |
3.2 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发展史 | 第25-26页 |
3.2.1 定常计算法时期 | 第25-26页 |
3.2.2 周期热作用下的不定常计算法时期 | 第26页 |
3.2.3 动态负荷计算法时期 | 第26页 |
3.3 传统负荷计算方法 | 第26-33页 |
3.3.1 夏季冷负荷 | 第26-31页 |
3.3.2 冬季热负荷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35-46页 |
4.1 实验目的和内容 | 第35页 |
4.2 实验仪器 | 第35-38页 |
4.3 测试方法 | 第38-40页 |
4.3.1 温度测点布置 | 第38-39页 |
4.3.2 热流板的布置 | 第39-40页 |
4.3.3 风速测点布置 | 第40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4.4.1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4.4.2 分析 | 第42-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基于 CFD 的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负荷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46-63页 |
5.1 CFD 概述 | 第46-48页 |
5.1.1 CFD 简介 | 第46页 |
5.1.2 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及 Fluent 简介 | 第46-48页 |
5.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48-50页 |
5.3 数值离散方法 | 第50页 |
5.3.1 用有限体积法(FVM)离散控制方程 | 第50页 |
5.3.2 代数方程求解 | 第50页 |
5.4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及湍流模型 | 第50页 |
5.5 辐射模型的选择 | 第50-51页 |
5.6 物理模型建立 | 第51页 |
5.7 网格生成 | 第51-52页 |
5.8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52-54页 |
5.8.1 入口边界条件 | 第53页 |
5.8.2 出口边界条件 | 第53页 |
5.8.3 固体壁面(WALL)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5.9 模拟计算结果 | 第54-58页 |
5.9.1 夏季冷负荷 | 第54-57页 |
5.9.2 冬季热负荷 | 第57-58页 |
5.10 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数据的对比 | 第58-60页 |
5.11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负荷分析 | 第60-61页 |
5.11.1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负荷比 | 第60页 |
5.11.2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节能分析 | 第60-61页 |
5.12 空气载能辐射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5.1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