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中小学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的目的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核心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第12-13页
     ·概念界定第12页
     ·研究范围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15页
     ·文献法第13-14页
     ·访谈法第14页
     ·案例分析法第14-15页
   ·本文体系与创新点第15-17页
     ·本文体系第15页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第15-17页
第2章 我国中小学教育补习的现状分析第17-30页
   ·教育补习的规模第17-21页
     ·境外教育补习的现状与布局第17-18页
     ·国内教育补习的现状和特点第18-21页
   ·我国教育补习市场的现状第21-25页
   ·我国教育补习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25-30页
     ·统计信息的严重匮乏第25-26页
     ·管理理论的不足第26-27页
     ·管理体系不完善第27-28页
     ·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第28-29页
     ·管理中缺乏综合执法、市场机制混乱第29页
     ·教育补习市场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第29-30页
第3章 加强中小学教育补习管理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30-42页
   ·我国教育补习的成因与历史第30-32页
     ·教育补习成因第30-31页
     ·教育补习历史第31-32页
   ·教育补习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第32-34页
     ·课业负担第32页
     ·学业成绩第32页
     ·学校教学第32-34页
     ·素质教育第34页
   ·教育补习对家庭经济的影响第34-36页
     ·家庭支出第34-35页
     ·补习教师收入第35-36页
   ·教育补习对社会的影响第36-40页
     ·对社会公平的影响第36-37页
     ·对就业的影响第37-38页
     ·对社会关系的影响第38-39页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39-40页
   ·加强教育补习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第40-42页
     ·必要性第40页
     ·现实意义第40-42页
第4章 我国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探究第42-50页
   ·境外教育补习管理模式分析与启示第42-43页
   ·我国教育补习现有管理模式的评析第43-45页
   ·我国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45-50页
     ·管理理念第45-46页
     ·管理体系第46-47页
     ·管理体系内的分工与职责第47-48页
     ·管理工作的实施第48-50页
第5章 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有效运行的对策分析第50-58页
   ·政府主导第50-53页
     ·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第50-51页
     ·综合管理与监督第51页
     ·信息统计与公开第51-52页
     ·政府服务第52-53页
   ·市场竞争第53-54页
   ·行业自律第54页
   ·社会监督第54-55页
   ·教育体制改革第55-58页
     ·招生体制的改革第56页
     ·学校教育、教学和评价机制的改革第56页
     ·大力发展校外素质教育活动第56-58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局限第58-61页
   ·研究结论第58-59页
   ·本文局限第59-61页
注释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错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学生物学审美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