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一) 选题由来 | 第9-10页 |
| (二) 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三)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 一、1945 年至尼克松时代的对华战略演变 | 第13-23页 |
| (一) 前尼克松时代的对华政策 | 第13-18页 |
| 1、杜鲁门主义 | 第13-15页 |
| 2、艾森豪威尔的“孤立与遏制” | 第15-16页 |
| 3、肯尼迪的遏制与灵活性 | 第16-17页 |
| 4、约翰逊的“遏制但不孤立” | 第17-18页 |
| (二) 尼克松的对华政策 | 第18-23页 |
| 1、尼克松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 | 第18-20页 |
| 2、前期准备 | 第20页 |
| 3、尼克松访华 | 第20-23页 |
| 二、大国博弈局势下尼克松政府的战略调整 | 第23-46页 |
| (一) 大国之间的博弈 | 第23-27页 |
| 1、苏联的作用 | 第23-25页 |
| 2、欧洲和日本的崛起 | 第25-27页 |
| (二) 美国国内各种力量的博弈 | 第27-34页 |
| 1、越南战争的压力 | 第27-29页 |
| 2、舆论的缓和与美国民众的呼吁 | 第29-31页 |
| 3、尼克松个人的影响 | 第31-34页 |
| (三) 世界上新的博弈力量——中国 | 第34-46页 |
| 1、日益强大的中国 | 第34-36页 |
| 2、中苏博弈及其关系破裂 | 第36-40页 |
| 3、中国面临的困境 | 第40-42页 |
| 4、毛泽东的认识 | 第42-46页 |
| 三、尼克松对华政策战略调整的评价 | 第46-50页 |
| (一) 尼克松政府对华战略调整的特点 | 第46-47页 |
| (二) 尼克松政府对华战略调整的效果分析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三) 历史思考和现实启示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一、中文文献 | 第52-53页 |
| 1、中文著作 | 第52页 |
| 2、中文论文 | 第52-53页 |
| 二、英文论著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