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大学生情绪诱发与注意偏向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1 研究背景第7-21页
    1.1 引言第7-9页
    1.2 理论基础和相关文献综述第9-21页
        1.2.1 情绪第9页
        1.2.2 情绪的诱发第9-11页
        1.2.3 注意偏向第11页
        1.2.4 注意偏向的机制:注意偏向的产生原因主要以下 4 种观点第11-12页
        1.2.5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第12-15页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5-21页
            1.2.6.1 不同情绪被试的注意偏向差异的研究结果第15-17页
            1.2.6.2 情绪启动与注意偏向的关系第17-18页
            1.2.6.3 注意偏向训练对情绪的影响研究第18-21页
2 研究总体设计第21-23页
    2.1 问题提出第21页
    2.2 研究假设第21-23页
3 准备实验 1:情绪诱发的有效性和持续时间第23-26页
    3.1 实验目的第23页
    3.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3.2.1 实验被试选取第23页
        3.2.2 实验设计第23页
        3.2.3 实验材料第23-24页
        3.2.4 实验程序第24页
    3.3 结果及分析第24-26页
4 准备实验 2:注意偏向训练实验程序的有效性第26-29页
    4.1 实验目的第26页
    4.2 实验方法第26-28页
        4.2.1 被试选取第26页
        4.2.2 实验设计第26页
        4.2.3 实验材料第26页
        4.2.4 实验程序第26-28页
    4.3 结果及分析第28-29页
5 实验 1 诱发不同情绪对个体注意偏向影响的研究第29-34页
    5.1 实验目的第29页
    5.2 实验方法第29-30页
        5.2.1 被试选取第29页
        5.2.2 实验材料第29页
        5.2.3 实验设计第29页
        5.2.4 实验程序第29-30页
    5.3 数据结果第30-31页
        5.3.1 注意偏向再测实验数据分析第30页
        5.3.2 注意偏向前测与后测数据结果比较第30-31页
    5.4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31-34页
        5.4.1 正性情绪诱发下,注意偏向数据结果讨论分析第31-32页
        5.4.2 负性情绪诱发下,注意偏向数据结果讨论分析第32页
        5.4.3 中性情绪诱发下,注意偏向数据结果讨论分析第32-34页
6 实验 2 训练不同的注意偏向对个体情绪影响的研究第34-40页
    6.1 实验目的第34页
    6.2 实验方法第34-35页
        6.2.1 被试选取第34页
        6.2.2 实验设计第34页
        6.2.3 实验材料第34页
        6.2.4 实验程序第34-35页
    6.3 数据结果第35-38页
        6.3.1 控制组注意偏向训练结果分析第35-36页
        6.3.2 实验组注意偏向训练数据结果分析第36-37页
        6.3.3 控制组与实验组数据结果对比分析第37-38页
    6.4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38-40页
        6.4.1 控制组与实验组数据结果分析讨论第38-39页
        6.4.2 控制组与实验组数据结果对比分析讨论第39-40页
7 结论及不足之处第40-42页
    7.1 结论第40页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第46-50页
    附录 A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第46-48页
    附录 B SDS 自评量表第48-49页
    附录 C 情绪自评量表 PANAS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非子》美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金钱助人与时间助人对幸福感的影响—社会联结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