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装历史片中的秦始皇形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7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课题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2 理论界定 | 第11-14页 |
2.1 关于历史 | 第11页 |
2.2 关于形象 | 第11-12页 |
2.3 中国历史题材影片的界定 | 第12-1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3 历史文本中的“秦始皇”形象 | 第14-20页 |
3.1 文献当中秦始皇的形象 | 第14-16页 |
3.2 与电影相关的典型历史事件 | 第16-19页 |
3.2.1 身世之谜 | 第16页 |
3.2.2 身边的奸臣 | 第16-18页 |
3.2.3 焚书坑儒 | 第18-19页 |
3.2.4 荆轲刺秦 | 第1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4 电影中的“秦始皇”形象 | 第20-27页 |
4.1 创作概况 | 第20页 |
4.2 人物故事 | 第20-23页 |
4.2.1 《秦颂》中的秦始皇 | 第20-22页 |
4.2.2 《荆轲刺秦王》中的秦始皇 | 第22-23页 |
4.3 人物造型 | 第23-24页 |
4.4 字幕运用及文字造型 | 第24-25页 |
4.5 环境造型 | 第25-2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5 不同语境下的“秦始皇”形象 | 第27-40页 |
5.1 历史文化的影响 | 第27-29页 |
5.2 对话理论下的文本互涉 | 第29-32页 |
5.2.1 影片《秦颂》当中的文本互涉 | 第30-31页 |
5.2.2 影片《荆轲刺秦王》当中的文本互涉 | 第31-32页 |
5.3 秦始皇形象母题研究 | 第32-34页 |
5.3.1 秦始皇名称所代表的权力原型 | 第32-33页 |
5.3.2 秦始皇电影所涵盖的文化母题 | 第33-34页 |
5.4 导演的个体体验 | 第34-38页 |
5.5 商业电影的市场影响 | 第38-3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6 秦始皇形象研究所产生价值启示 | 第40-45页 |
6.1 历史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艺术的真实性 | 第40-41页 |
6.2 人物前史的详细解读,探寻帝王命运的规律 | 第41-42页 |
6.3 在类型化商业电影里表达创作者思考 | 第42-4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