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吸声原理与吸声性能评价 | 第10-12页 |
1.2.1 吸声原理 | 第10-12页 |
1.2.2 吸声性能评价 | 第12页 |
1.3 多孔性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 第12-13页 |
1.3.1 纤维类 | 第12-13页 |
1.3.2 泡沫类 | 第13页 |
1.3.3 金属类 | 第13页 |
1.4 多孔性材料在吸声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第13-18页 |
1.4.1 纤维吸声材料 | 第13-15页 |
1.4.2 泡沫吸声材料 | 第15-16页 |
1.4.3 金属吸声材料 | 第16-18页 |
1.5 我国低密度刨花板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1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6.2 意义 | 第20-21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8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低密度刨花吸声板的制备 | 第22-29页 |
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22-2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2 试验设备 | 第23-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2.2.1 热压因素水平确定 | 第24页 |
2.2.2 性能评价 | 第24-25页 |
2.3 低密度刨花吸声板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 第25-28页 |
2.3.1 工艺流程 | 第25-26页 |
2.3.2 低密度刨花吸声板的性能分析 | 第26-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刨花复合吸声板的制备 | 第29-36页 |
3.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第29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试验设备 | 第29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3.2.1 热压因素水平确定 | 第29-30页 |
3.2.2 性能评价 | 第30页 |
3.3 刨花-棕丝复合吸声板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 第30-35页 |
3.3.1 工艺流程 | 第30-31页 |
3.3.2 刨花-棕丝复合吸声板的性能分析 | 第31-33页 |
3.3.3 刨花-棕丝与刨花-麻丝复合吸声板的性能对比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刨花-棕丝复合吸声板的优化 | 第36-48页 |
4.1 因素水平的确定 | 第36-37页 |
4.1.1 因素水平表 | 第37页 |
4.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37-43页 |
4.2.1 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4.2.2 极差分析 | 第38-40页 |
4.2.3 方差分析 | 第40-41页 |
4.2.4 综合优化方案的确定 | 第41-42页 |
4.2.5 最优综合方案验证 | 第42-43页 |
4.3 各因素对刨花-棕丝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43-47页 |
4.3.1 芯层刨花尺寸对刨花-棕丝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4.3.2 表芯层刨花比例对刨花-棕丝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3 板密度对刨花-棕丝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4 板厚度对刨花-棕丝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5 每层棕丝掺入量对刨花-棕丝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护面处理与板面结构设计 | 第48-57页 |
5.1 护面处理 | 第48-52页 |
5.1.1 薄板钻孔护面对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5.1.2 其它材料护面对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 背腔对刨花-棕丝复合板吸声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 板面结构设计 | 第53-56页 |
5.3.1 设计工艺 | 第53-55页 |
5.3.2 凹槽面板与素板吸声性能对比 | 第55-56页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创新点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