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多孔碳材料 | 第8-14页 |
1.1.1 多孔碳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 第8-9页 |
1.1.2 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9-14页 |
1.2 生物质简介 | 第14-18页 |
1.2.1 生物质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1.2.2 生物质的利用 | 第14-15页 |
1.2.3 生物质及其衍生物基多孔碳材料 | 第15-16页 |
1.2.4 生物质及其衍生物基多孔碳材料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表征技术及测试方法 | 第20-24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2.3 材料分析表征 | 第21-22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1页 |
2.3.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1页 |
2.3.3 物理吸附仪 | 第21-22页 |
2.4 材料性能评价测试方法 | 第22-24页 |
2.4.1 抗生素头孢氨苄吸附性能评价 | 第22-23页 |
2.4.2 电化学性能评价 | 第23-24页 |
第3章 生物质基活性多孔碳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24-40页 |
3.1 引言 | 第24-2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3.2.1 报纸基和油条基活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26页 |
3.2.2 鱼鳞基活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26页 |
3.2.3 狗毛和鸡毛基活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26页 |
3.2.4 抗生素菌渣基活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 第26-27页 |
3.2.5 材料电化学性能评价 | 第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3.3.1 生物质基活性炭的表征与分析 | 第27-34页 |
3.3.2 生物质基活性炭电极电化学测试 | 第34-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聚苯胺纳米纤维制备介孔碳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40-48页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4.2.1 炭化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41页 |
4.2.2 聚苯胺纳米纤维基介孔碳的合成 | 第41-42页 |
4.2.3 材料电化学性能评价 | 第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7页 |
4.3.1 聚苯胺纳米纤维基碳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第42-44页 |
4.3.2 聚苯胺纳米纤维基介孔碳的电化学测试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瓠瓜瓜瓤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抗生素吸附性能 | 第48-54页 |
5.1 引言 | 第48-4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9页 |
5.2.1 瓠瓜瓜瓤基多孔碳的制备 | 第49页 |
5.2.2 抗生素头孢氨苄的吸附性能评价 | 第4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5.3.1 瓠瓜瓜瓤基碳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第50-52页 |
5.3.2 700℃炭化瓠瓜瓜瓤对抗生素头孢氨苄吸附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