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物质生产与空间生产及其辩证关系--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4页
    (一) 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提出这一问题的原因第8-11页
    (二) 本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第11-14页
        1. 本文的理论价值第11-12页
        2. 本文的现实意义第12-14页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物质生产第14-22页
    (一) 物质生产的理论脉络第14-1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生产的理论第14-16页
        2. 列宁关于物质生产的理论第16页
    (二) 物质生产的主要内涵第16-20页
        1. 客观的生产“物质”的层面第17-18页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层面第18-19页
            2.1 生产力第18页
            2.2 生产关系第18-19页
        3. 物质生产与人的关系层面第19-20页
    (三) 物质生产的主要特征第20-21页
    (四) 物质生产的历史地位第21-22页
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空间生产第22-28页
    (一) 空间生产的理论脉络第22-26页
    (二) 空间生产的主要内涵第26-27页
        1. 广义上的空间生产第26页
        2. 狭义上的空间生产第26-27页
    (三) 空间生产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何以可能第27-28页
三物质生产与空间生产的辩证关系及历史效应第28-44页
    (一) 物质生产向空间生产转变的时代背景第28-31页
        1. 物质生产下资本的三重循环第28-30页
        2. 物质生产下资本的空间化第30-31页
    (二) 物质生产:空间生产的前提与基础第31-34页
    (三) 空间生产:物质生产形式的丰富与发展第34-38页
        1. 全球化第35-36页
        2. 城市化第36-38页
    (四) 空间生产的辩证历史后果第38-44页
        1. 资本化与空间生产的异化第38-40页
            1.1 空间资本化形成的过程第38-39页
            1.2 空间资本化第39页
            1.3 空间资本化的结果第39-40页
        2. 社会化与空间生产的合理化第40-41页
        3. 空间生产的意义第41-44页
            3.1 空间生产的积极意义第41-42页
            3.2 空间生产的消极意义第42-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康德的尊严观研究
下一篇:方以智哲学图式∴探析--以《东西均》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