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描述子的曲线匹配技术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第11-13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基于特征点的图像匹配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基于特征曲线的图像匹配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相关理论概述第19-23页
    2.1 图像纹理特征的提取第19-20页
        2.1.1 统计分析法第19页
        2.1.2 结构分析法第19-20页
        2.1.3 信号处理分析法第20页
    2.2 特征曲线匹配第20-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3页
3 实数型曲线描述子的二值化研究第23-33页
    3.1 实数型曲线描述子第23-25页
        3.1.1 MSCD描述子第23页
        3.1.2 IOMSD描述子第23-24页
        3.1.3 IOCD描述子第24页
        3.1.4 TCHP描述子第24-25页
    3.2 基于二分法的二值描述子第25-26页
    3.3 基于三分法的二值描述子第26-27页
    3.4 二值描述子与实数型描述子存储空间与计算耗时比较第27页
    3.5 匹配实验第27-32页
        3.5.1 参数选取第28页
        3.5.2 曲线匹配实验第28-31页
        3.5.3 实验小结第31-32页
    3.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梯度序曲线描述子(GOCD)第33-51页
    4.1 支撑区域的确定和基于梯度幅值序的子区域划分第33-35页
    4.2 局部梯度序映射第35-36页
    4.3 构建GOCD描述子第36-38页
    4.4 GOF、梯度和IOF的比较第38-39页
    4.5 GOCD伪代码第39页
    4.6 GOCD描述子的曲线匹配实验第39-49页
        4.6.1 实验参数的选取第40页
        4.6.2 曲线匹配实验第40-48页
        4.6.3 实验小结第48-49页
    4.7 本章小结第49-51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论文总结第51页
    5.2 论文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作者简历第59-6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阶PDE彩色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可能性模糊聚类的离群点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