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意图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2章 死缓限制减刑的概述 | 第11-17页 |
2.1 死缓限制减刑的概念 | 第11页 |
2.2 死缓限制减刑的特征 | 第11-13页 |
2.3 死缓限制减刑的立法目的 | 第13-15页 |
2.4 死缓限制减刑的价值 | 第15-17页 |
第3章 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 | 第17-23页 |
3.1 死缓限制减刑的实体条件 | 第17-20页 |
3.1.1 死缓限制减刑的对象条件 | 第17-19页 |
3.1.2 死缓限制减刑的实质条件 | 第19-20页 |
3.2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的适用程序 | 第20-23页 |
第4章 死缓限制减刑的不足及完善 | 第23-37页 |
4.1 死缓限制减刑实体条件的不足 | 第23-26页 |
4.1.1 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范围过窄 | 第23-25页 |
4.1.2 对有组织的暴力犯罪界定不明 | 第25页 |
4.1.3 对七种具体犯罪界定不明 | 第25页 |
4.1.4 对于累犯的规定比较笼统 | 第25-26页 |
4.1.5 适用的实质条件规定模糊 | 第26页 |
4.2 死缓限制减刑的程序缺陷 | 第26-27页 |
4.3 死缓限制减刑实体条件的完善 | 第27-32页 |
4.3.1 适当扩大限制减刑的适用范围 | 第27-28页 |
4.3.2 明确解释“有组织的暴力犯罪” | 第28-29页 |
4.3.3 明确对七种具体犯罪的界定 | 第29页 |
4.3.4 区别对待各种累犯 | 第29-30页 |
4.3.5 细化限制减刑适用实质条件 | 第30-32页 |
4.4 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程序设计的完善 | 第32-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