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在新疆兵团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序言 | 第6-12页 |
(一)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6-7页 |
1. 研究意义 | 第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6-7页 |
(二) 研究内容及对象 | 第7-8页 |
1. 主要内容 | 第7页 |
2. 研究对象 | 第7-8页 |
(三) 国内豫剧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四) 主要史料介绍 | 第10-12页 |
1. 资料汇编 | 第10页 |
2. 新疆有关豫剧团队资料 | 第10-11页 |
3. 兵团相关史志 | 第11-12页 |
一、 豫剧在兵团的流传 | 第12-21页 |
(一) 豫剧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1. 豫剧在内地的发展 | 第12-14页 |
2. 清代和民国时期新疆的豫剧 | 第14-15页 |
(二) 豫剧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第15-16页 |
(三) 豫剧在兵团农七师、农八师的活动 | 第16-21页 |
1. 豫剧在农七师的流传 | 第17-19页 |
2. 豫剧在农八师的流传 | 第19-21页 |
二、 豫剧在兵团的生存模式 | 第21-39页 |
(一) 石河子市豫剧团 | 第21-29页 |
(二) 石河子市老年协会豫剧队 | 第29-33页 |
(三) 兵团少数民族豫剧票友 | 第33-36页 |
(四) 传播媒介中的豫剧生存模式 | 第36-39页 |
三、 豫剧对兵团文化的构铸 | 第39-55页 |
(一) 豫剧在兵团存在的社会基础 | 第39-42页 |
1. 豫籍人口 | 第39-41页 |
2. 河南话 | 第41-42页 |
(二) 豫剧本土化 | 第42-47页 |
1. 以兵团人为素材的剧目 | 第43-44页 |
2. 融入兵团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豫剧音乐 | 第44-45页 |
3. 多种语言的豫剧唱词 | 第45-47页 |
4. 融入少数民族歌舞的豫剧表演 | 第47页 |
(三) 豫剧对兵团文化的构铸 | 第47-55页 |
1. 豫剧促进兵团人情感交流 | 第48-50页 |
2. 群众性文化的构建 | 第50-51页 |
3. 兵团人身份的认同 | 第51-52页 |
4. 调试文化适应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