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基础理论论文--伤寒、金匮(伤寒杂病论)论文

《伤寒杂病论》肝病证治规律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对肝的生理病理探讨第11-16页
    1 肝的解剖与经脉循行第11页
    2 肝的生理病理概述第11-14页
        2.1 肝与血的关系第12-13页
        2.2 肝与气的关系第13页
        2.3 肝与筋的关系第13页
        2.4 肝与目的关系第13-14页
        2.5 肝与胆的关系第14页
    3 对肝病认识的中西医之分野与交融第14-16页
第二部分 张仲景辨治肝病探要第16-44页
    1 张仲景对肝病的认识第16-18页
        1.1 肝脾相传,肝病及肺第16页
        1.2 详查症候,以决死生第16-17页
        1.3 重视本脏,强调功能第17-18页
    2 肝病方证探讨第18-31页
        2.1 肝气不调证治方证第18-19页
            2.1.1 四逆散证第18页
            2.1.2 半夏厚朴汤证第18-19页
            2.1.3 桂枝加桂汤证第19页
            2.1.4 旋覆代赭汤证第19页
        2.2 肝风证治方证第19-21页
            2.2.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第20页
            2.2.2 风引汤证第20-21页
        2.3 肝经郁热证治方证第21-24页
            2.3.1 小柴胡汤证第21页
            2.3.2 奔豚汤证第21-22页
            2.3.3 白头翁汤证第22页
            2.3.4 当归散证第22页
            2.3.5 黄疸病诸方证第22-24页
        2.4 肝经寒滞证治方证第24-26页
            2.4.1 吴茱萸汤证第24-25页
            2.4.2 当归四逆汤证第25页
            2.4.3 蜘蛛散证第25-26页
            2.4.4 《近效》白术附子汤第26页
        2.5 肝经气血瘀滞证治方证第26-27页
            2.5.1 旋覆花汤证第26-27页
            2.5.2 鳖甲煎丸证第27页
        2.6 肝虚证治方证第27-29页
            2.6.1 当归芍药散第27-28页
            2.6.2 芍药甘草汤第28页
            2.6.3 甘麦大枣汤第28页
            2.6.4 小建中汤第28-29页
            2.6.5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第29页
        2.7 寒热错杂证治方证第29-31页
            2.7.1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第30页
            2.7.2 乌梅丸证第30-31页
    3 六经辨证在肝病中的应用——以现代医学中肝炎为例第31-44页
        3.1 太阳病阶段第31-33页
        3.2 少阳病阶段第33-35页
        3.3 阳明病阶段第35-37页
        3.4 太阴病阶段第37-39页
        3.5 少阴病阶段第39-41页
        3.6 厥阴病阶段第41-42页
        3.7 六经合并病第42-44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60页
    综述第50-60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证型、舌象与舌苔脱落细胞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从NLRP-6、Caspase-1、IL-18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