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美国公开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7-8页
1 从隐私权到公开权:人格标志经济利益保护的确立第8-16页
    1.1 隐私权在商业利用人格标志上早期判决第8-11页
        1.1.1 隐私权概述第8-9页
        1.1.2 商业利用人格标志使被利用人精神受到伤害第9-10页
        1.1.3 商业利用人格标志使被利用人经济利益受损第10-11页
    1.2 人格要素商业利用上隐私权的不足第11-13页
        1.2.1 名人对隐私权的放弃第11-12页
        1.2.2 不可转让性第12-13页
    1.3 公开权的确立第13-16页
        1.3.1 对人格标志上财产价值的承认第13-14页
        1.3.2 公开权的发展第14-16页
2 美国公开权的含义及要素第16-22页
    2.1 公开权的含义第16-17页
    2.2 公开权的主体第17-19页
    2.3 公开权的客体第19-20页
    2.4 公开权的内容第20-21页
    2.5 公开权的救济第21-22页
3 公开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2-31页
    3.1 我国对人格经济利益的保护第22-24页
        3.1.1 人格权侵权案件分析第22-23页
        3.1.2 我国现行立法与理论第23-24页
    3.2 公开权制度对我国法律的借鉴第24-31页
        3.2.1 我国对人格利益保护模式与美国公开权比较第24页
        3.2.2 公开权对我国法律基础选择及赔偿计算方式第24-25页
        3.2.3 对我国法律发展的启示第25-31页
4 结语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律视角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下一篇:论边沁社会改革理论中的立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