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1页 |
1.2.2 现实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3 科学问题的凝练 | 第12页 |
1.2.4 关键问题的解构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研究 | 第18-28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第18-21页 |
2.1.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寻租理论研究 | 第19-21页 |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页 |
2.2 政府寻租的文献研究 | 第21-25页 |
2.2.1 政府寻租的概念辨析 | 第21-23页 |
2.2.2 政府寻租行为的分类 | 第23-24页 |
2.2.3 PPP政府寻租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3 政府寻租规制的文献研究 | 第25-26页 |
2.3.1 规制经济学发展研究 | 第25页 |
2.3.2 规制与寻租关系研究 | 第25-26页 |
2.3.3 寻租规制的研究现状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8-32页 |
3.1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寻租行为识别 | 第28-29页 |
3.1.1 研究逻辑 | 第28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2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寻租行为的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3.2.1 研究逻辑 | 第29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3.3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寻租行为的规制路径构建 | 第30-31页 |
3.3.1 研究逻辑 | 第30页 |
3.3.2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寻租行为识别 | 第32-57页 |
4.1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寻租点识别 | 第32-40页 |
4.1.1 全生命周期内政府工作流程分析 | 第32-38页 |
4.1.2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寻租点确定 | 第38-40页 |
4.2 基于寻租点的政府寻租行为识别 | 第40-54页 |
4.2.1 项目识别阶段 | 第40-42页 |
4.2.2 项目准备阶段 | 第42-44页 |
4.2.3 项目采购阶段 | 第44-48页 |
4.2.4 项目执行阶段 | 第48-52页 |
4.2.5 项目移交阶段 | 第52-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五章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寻租行为原因分析 | 第57-79页 |
5.1 基于政府寻租行为确定初始原因集 | 第57-60页 |
5.2 基于专家访谈进行关键原因的筛选 | 第60-65页 |
5.2.1 专家及访谈形式的确定 | 第60-61页 |
5.2.2 半结构化访谈问题设计 | 第61-62页 |
5.2.3 对访谈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62-65页 |
5.3 PPP项目政府寻租关键原因的分析 | 第65-77页 |
5.3.1 PPP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第65-70页 |
5.3.2 公共监管的参与机制缺乏 | 第70-71页 |
5.3.3 政府介入权行使较不规范 | 第71-73页 |
5.3.4 缺少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73-75页 |
5.3.5 寻租私人成本低、风险小 | 第75-76页 |
5.3.6 PPP项目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府寻租行为规制路径构建 | 第79-100页 |
6.1 优化法律环境,完善制度约束 | 第79-83页 |
6.1.1 加快立法,协调统筹PPP法律体系 | 第79-80页 |
6.1.2 完善制度,填补PPP顶层设计空缺 | 第80-83页 |
6.2 加强公众监督,构建参与机制 | 第83-86页 |
6.2.1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第83-84页 |
6.2.2 强化公众监督意识 | 第84-85页 |
6.2.3 加强舆论监督力度 | 第85-86页 |
6.3 界定介入权,防止滥用介入权 | 第86-91页 |
6.3.1 明确政府介入权行使条件 | 第87-89页 |
6.3.2 规范政府介入权行使程序 | 第89-91页 |
6.4 加强信息公开,弱化信息不透明 | 第91-92页 |
6.4.1 建立质疑投诉机制 | 第91页 |
6.4.2 界定敏感信息范围 | 第91页 |
6.4.3 加强信息验证机制 | 第91-92页 |
6.5 增加寻租成本,加大惩罚力度 | 第92-95页 |
6.5.1 提高寻租者的私人成本 | 第92-94页 |
6.5.2 建立寻租惩戒预防机制 | 第94-95页 |
6.6 设独立监管机构,加大监督力度 | 第95-97页 |
6.6.1 建立综合性独立监管机构 | 第95-96页 |
6.6.2 构建监管绩效的评价体系 | 第96-9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100-101页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