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 引言 | 第7-8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7页 |
(二) 文章结构 | 第7-8页 |
二、 环境群体性事件概述 | 第8-10页 |
(一) 界定 | 第8页 |
(二) 特征 | 第8-9页 |
1. 复杂性 | 第8页 |
2. 地域性 | 第8-9页 |
3. 潜伏性 | 第9页 |
(三) 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 发生几率有增无减 | 第9页 |
2. 处置难度加大 | 第9-10页 |
三、 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法律问题 | 第10-16页 |
(一) 法治环境的影响 | 第10-12页 |
1. 公众环境决策参与意识的增强 | 第10页 |
2. 环保利益的博弈格局 | 第10-11页 |
3. 公众“合乎理性的无知” | 第11-12页 |
(二) 环境法律体系的制约 | 第12-16页 |
1. 公民环境权未被重视 | 第12页 |
2. 环境决策缺乏规定与监督 | 第12-14页 |
3. 公众环境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 第14-16页 |
四、 对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途径的几点思考 | 第16-26页 |
(一) 完善环境立法标准 | 第16-17页 |
(二) 拓宽公众环境决策参与路径 | 第17-19页 |
1. 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17-18页 |
2. 建立环境信息对话听证制度 | 第18-19页 |
(三) 疏通公众环境救济的渠道 | 第19-26页 |
1. 发挥好司法途径的作用 | 第19-24页 |
2. 积极培育民间环保组织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注释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