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可证明安全性的研究 | 第8页 |
1.3 盲签名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9-10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10-15页 |
2.1 数学基础知识 | 第10-11页 |
2.1.1 有限域的基本理论 | 第10页 |
2.1.2 本原元素 | 第10页 |
2.1.3 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 | 第10页 |
2.1.4 困难问题假设 | 第10-11页 |
2.1.5 双线性对 | 第11页 |
2.2 密码学基础知识 | 第11-12页 |
2.2.1 HASH函数 | 第11页 |
2.2.2 随机预言机模型和标准模型 | 第11-12页 |
2.2.3 公钥密码体制 | 第12页 |
2.3 盲签名方案的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12-15页 |
2.3.1 数字签名基本概念及原理 | 第12页 |
2.3.2 盲签名简介及经典方案 | 第12-13页 |
2.3.3 盲签名定义及安全模型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标准模型下的盲签名方案 | 第15-22页 |
3.1 标准模型下经典方案回顾及分析 | 第15-18页 |
3.1.1 WATERS签名方案 | 第15-16页 |
3.1.2 PATERSON签名方案 | 第16页 |
3.1.3 LI签名方案 | 第16-18页 |
3.1.4 张签名方案 | 第18页 |
3.2 一种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盲签名方案 | 第18-19页 |
3.2.1 免责契约 | 第18页 |
3.2.2 盲签名方案 | 第18-19页 |
3.3 安全性分析与证明 | 第19-20页 |
3.3.1 正确性分析 | 第19页 |
3.3.2 消息盲性 | 第19页 |
3.3.3 安全性证明 | 第19-20页 |
3.4 效率分析 | 第20-21页 |
3.5 标准模型下盲签名方案的意义 | 第21-22页 |
第四章 方案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第22-27页 |
4.1 背景知识 | 第22页 |
4.2 关键技术实现 | 第22-25页 |
4.2.1 参数和函数定义 | 第22页 |
4.2.2 密钥初始化 | 第22-23页 |
4.2.3 签名生成 | 第23-24页 |
4.2.4 签名验证 | 第24-25页 |
4.3 在高铁运行状态记录仪安全数据传输协议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7-2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27页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附录I 验证程序 | 第31-3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