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第13-15页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3-14页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4页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5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25-26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6-29页
        1.3.1 研究思路第26-28页
        1.3.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第29-37页
    2.1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相关概念界定第29-32页
        2.1.1 关于“北极”的范围界定第29-30页
        2.1.2 “北极战略”的范畴界定第30-31页
        2.1.3 “趋向防守”的内涵界定第31-32页
    2.2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第32-34页
        2.2.1 物质性权力的重要性相对降低第32-33页
        2.2.2 合作在防御性现实主义中地位提升第33页
        2.2.3 当代国际体系中安全空间相对充足第33-34页
    2.3 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分析变量:权力分布、制度工具、国内压力第34-37页
        2.3.1 权力分布:权力分布变迁诱发国家战略调整第34-35页
        2.3.2 制度工具:制度作为逐利工具推动合作进程第35页
        2.3.3 国内压力:决策者认知转变与利益集团掣肘第35-37页
第三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纵横考察第37-50页
    3.1 从模糊到清晰: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的历史探究第37-42页
        3.1.1 奥巴马北极战略源于美国长期政策积淀第37-40页
        3.1.2 奥巴马两届任期将北极政策整合为战略第40-42页
    3.2 从目标到实践: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的横向剖析第42-48页
        3.2.1 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目标缺乏进取性第42-45页
        3.2.2 奥巴马政府北极战略实践欠缺执行力第45-48页
    3.3 从进攻到防御:“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的特性第48-50页
        3.3.1 灵活性: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第48页
        3.3.2 辅助性:全球战略的配合之策第48-50页
第四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动因分析第50-65页
    4.1 权力分布:国际体系结构转型促使美国北极战略收缩第50-56页
        4.1.1 全球体系中实力衰退造就北极防守战略第50-53页
        4.1.2 北极地区国际体系的安全空间相对充足第53-56页
    4.2 制度工具:制度护持与约束双向塑造防守型北极战略第56-61页
        4.2.1 制度护持美国北极主导权降低对抗风险第56-59页
        4.2.2 制度以其自主性反向约束美国北极行为第59-61页
    4.3 国内压力:决策者认知与利益集团促成北极防守战略第61-65页
        4.3.1 美国决策层认知偏觸定战略防守基调第61-62页
        4.3.2 利益集团目标分化牵制了战略的激进性第62-65页
第五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趋向防守”的北极战略影响评析第65-70页
    5.1 对美国自身的影响第65-67页
        5.1.1 配合全球战略提升制公权力第65-66页
        5.1.2 缓解安全担忧巩固政治遗产第66-67页
    5.2 对北极地区的影响第67-70页
        5.2.1 改善大国关系促进地区稳定第67-68页
        5.2.2 增进国际合作完善北极治理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9-8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战后英国欧洲政策的演变
下一篇:习仲勋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