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涉案财物程序性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一、刑事涉案财物典型案件案情与特征归纳 | 第13-19页 |
| (一) 案情介绍 | 第13-16页 |
| (二) 案件的共同特征 | 第16-19页 |
| 1、违规处置涉案财物 | 第16-17页 |
| 2、公安机关非法取证 | 第17-18页 |
| 3、违背法律正当程序 | 第18-19页 |
| 二、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基本理论及处理原则 | 第19-25页 |
| (一) 刑事涉案财物的概念 | 第19页 |
| (二) 刑事涉案财物的法定范围 | 第19-21页 |
| 1、违法所得 | 第19-20页 |
| 2、违禁品 | 第20页 |
| 3、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 第20-21页 |
| 4、被害人的合法财产 | 第21页 |
| (三) 刑事涉案财物的处理原则 | 第21-25页 |
| 1、比例原则 | 第21页 |
| 2、诉讼经济原则 | 第21-22页 |
| 3、司法审查原则 | 第22页 |
| 4、法律正当性原则 | 第22页 |
| 5、令状主义原则 | 第22-25页 |
| 三、国内外刑事涉案财物处理采取的措施种类 | 第25-31页 |
| (一) 国内涉案财物处理采取的措施 | 第25-26页 |
| 1、扣押 | 第25页 |
| 2、冻结 | 第25页 |
| 3、追缴 | 第25-26页 |
| 4、没收 | 第26页 |
| (二) 我国台湾地区涉案财物处理采取的措施 | 第26-27页 |
| (三) 域外涉案财物处理采取的措施 | 第27-31页 |
| 1、德国 | 第27-29页 |
| 2、日本 | 第29页 |
| 3、美国 | 第29-30页 |
| 4、俄国 | 第30-31页 |
| 四、我国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的不足之处 | 第31-41页 |
| (一) 决定程序的不足之处 | 第31-34页 |
| 1、涉案财物的法律规定模糊 | 第31-32页 |
| 2、涉案财物的范围认定不清 | 第32-33页 |
| 3、司法机关作出决策随意 | 第33-34页 |
| (二) 执行程序的不足之处 | 第34-35页 |
| 1、扣押程序 | 第34-35页 |
| 2、没收程序 | 第35页 |
| 3、追缴程序 | 第35页 |
| (三) 保管程序的不足之处 | 第35-37页 |
| 1、保管机关混乱 | 第35-36页 |
| 2、保管人员欠缺 | 第36页 |
| 3、保管责任不明 | 第36-37页 |
| 4、涉案财物真实性缺失 | 第37页 |
| (四) 监督程序的不足之处 | 第37-38页 |
| 1、内部监督失守 | 第37-38页 |
| 2、外部监督匮乏 | 第38页 |
| (五) 救济程序的不足之处 | 第38-39页 |
| 1、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 | 第38-39页 |
| 2、缺乏统一的赔偿标准 | 第39页 |
| (六) 涉案财物诉讼程序构建的不足之处 | 第39-41页 |
| 五、我国刑事涉案财物处理程序之完善建议 | 第41-49页 |
| (一) 决定程序的完善 | 第41-42页 |
| 1、健全涉案财物相关法律规范 | 第41页 |
| 2、划定涉案财物被采取措施的范围 | 第41页 |
| 3、分离执行权与处理权 | 第41-42页 |
| (二) 执行程序的完善 | 第42-43页 |
| 1、扣押程序 | 第42页 |
| 2、没收程序 | 第42-43页 |
| 3、追缴程序 | 第43页 |
| (三) 保管程序的完善 | 第43-44页 |
| 1、设立专门的涉案财物保管部门 | 第43页 |
| 2、提高涉案财物保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 第43-44页 |
| 3、明确涉案财物的责任追究 | 第44页 |
| 4、纳入证据法中的鉴真规则 | 第44页 |
| (四) 监督程序的完善 | 第44-45页 |
| 1、完善涉案财物处理的内部监督 | 第44-45页 |
| 2、完善涉案财物处理的外部监督 | 第45页 |
| (五) 救济程序的完善 | 第45-46页 |
| 1、建立有效的救济机制 | 第45页 |
| 2、确定涉案财物处理的相关赔偿标准 | 第45-46页 |
| (六) 诉讼结构的完善 | 第46-49页 |
| 1、举证责任 | 第46-47页 |
| 2、证明标准 | 第47页 |
| 3、救济权利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