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气象学论文

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关系的多尺度研究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2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3-19页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第13-15页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第15-17页
     ·不透水面研究进展第17-18页
     ·不透水面与城市热岛关系的研究第18-19页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2-24页
   ·研究区范围第22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22页
   ·城市发展概况第22-24页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第24-29页
   ·数据源第24-25页
   ·数据预处理第25-29页
     ·提取研究区影像第25页
     ·辐射定标第25-29页
第四章 城市热岛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研究第29-39页
   ·理论基础第29页
   ·反演地表温度的原理与方法第29-32页
     ·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第29-31页
     ·反演方法的评价及选择第31-32页
   ·地表温度的反演第32-35页
     ·计算亮度温度第32-33页
     ·计算地表温度第33-35页
   ·城市热岛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第35-38页
     ·城市热岛空间分布特征第35-37页
     ·城市热岛环线分布特征第37-38页
   ·讨论第38-39页
第五章 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研究第39-50页
   ·提取不透水面的原理和方法第39页
   ·不透水面信息提取第39-42页
     ·水体掩膜第39-40页
     ·提取不透水面第40-42页
   ·精度检验第42-43页
     ·影像融合第42-43页
   ·不透水面提取方法适用性分析第43-46页
   ·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研究第46-49页
     ·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特征第46-47页
     ·城市发展密度分析第47-49页
   ·讨论第49-50页
第六章 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的多尺度关系第50-61页
   ·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关系的空间总体特征第50-51页
   ·城市发展密度、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的关系第51-54页
   ·不同幅度下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的关系第54-57页
   ·缓冲区分析不透水面与城市热岛的关系第57-59页
   ·多因素回归分析第59页
   ·讨论第59-6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第61-65页
   ·结论第61-63页
     ·城市热岛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第61页
     ·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格局及特征第61-62页
     ·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与城市热岛的关系第62页
     ·缓解热岛效应的措施第62-63页
   ·存在的问题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第71-72页
后记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镉、铜及其复合胁迫对浮萍(Spirodela polyrrhiea (L.)Schleid)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下一篇:崇明生态岛农业用地土壤急性毒性诊断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