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

变几何进气道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建模与控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定几何进气道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2 变几何进气道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3 Type-2模糊逻辑系统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5-17页
第2章 变几何进气道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第17-29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变几何进气道高超声速飞行器几何外形介绍第17-18页
    2.3 高超声速飞行器受力分析第18-25页
        2.3.1 飞行器前体下表面与机体上下表面受力分析第19-20页
        2.3.2 飞行器后体下表面受力分析第20-21页
        2.3.3 飞行器舵面受力分析第21-22页
        2.3.4 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分析第22-24页
        2.3.5 飞行器总受力以及总力矩第24-25页
    2.4 可移动唇罩式变几何进气道飞行器数值模型第25-28页
        2.4.1 可移动唇罩伸长量数值模型第25-26页
        2.4.2 飞行器气动力数值模型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变几何进气道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影响的分析第29-36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可移动唇罩的工作原理第29-31页
    3.3 可移动唇罩对飞行器气动力的影响第31-34页
    3.4 可移动唇罩对飞行包络的影响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基于type-2模糊系统的变几何进气道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设计第36-57页
    4.1 引言第36-37页
    4.2 自适应type-2模糊系统第37-40页
        4.2.1 type-2模糊系统的概念第37-38页
        4.2.2 自适应type-2模糊系统原理第38-40页
    4.3 基于自适应type-2模糊系统的控制设计第40-45页
        4.3.1 严反馈形式第41页
        4.3.2 速度控制器设计第41-42页
        4.3.3 高度控制器设计第42-45页
    4.4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5-48页
    4.5 MATLAB仿真结果及分析第48-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变几何进气道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设计第57-70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控制方法第57-58页
    5.3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控制设计第58-62页
        5.3.1 速度控制器设计第59-60页
        5.3.2 高度控制器设计第60-62页
    5.4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第62-66页
    5.5 MATLAB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6-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附录第77-7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蓝油颗粒标准物质的相容性与均匀性研究
下一篇:吸热型碳氢燃料点火延迟时间的实验测量与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