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动态 | 第12-15页 |
一国外发展现状及动态 | 第12-13页 |
二国内发展现状及动态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理论概述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概念 | 第17-20页 |
一工程造价 | 第17-18页 |
二司法鉴定 | 第18-19页 |
三工程造价司法鉴定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本文对于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理解 | 第20-23页 |
一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启动主体 | 第20-21页 |
二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性质 | 第21页 |
三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特征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操作程序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31页 |
第一节 专门针对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不够完善 | 第25页 |
第二节 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准入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一司法鉴定程序启动的主体不明确 | 第26-27页 |
二鉴定机构选择的随意性 | 第27-28页 |
三鉴定时间的随意性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实务中出现的“以鉴代审”问题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法律制度的对策 | 第31-37页 |
第一节 管理体制的规范化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规范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程序 | 第32-34页 |
一鉴定机构的选择应回归到对鉴定人的公平公正 | 第32页 |
二规范诉讼中造价鉴定的时间 | 第32-33页 |
三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规范化操作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实务操作中鉴定人不得代行审判权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