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共有--以其适用类型为核心
| 摘要 | 第2-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导言 | 第10-14页 |
| 第一章 共同共有制度起源与发展 | 第14-19页 |
| 第一节 共同共有制度起源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共同共有制度的继受发展 | 第15-17页 |
| 一、德国 | 第15-16页 |
| 二、台湾地区 | 第16页 |
| 三、其他国家 | 第16-17页 |
| 第三节 小结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共同共有基本理论 | 第19-31页 |
| 第一节 共同共有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 第二节 共同共有的法律特征 | 第20-23页 |
| 第三节 共同共有的性质 | 第23-26页 |
| 第四节 共同关系 | 第26-31页 |
| 第三章 共同共有的类型分析 | 第31-49页 |
| 第一节 家庭共有 | 第33-36页 |
| 一、家庭共同财产的界定 | 第33-35页 |
| (一)家庭共同财产的范围 | 第33-34页 |
| (二)家庭共同财产的确定 | 第34-35页 |
| 二、家庭共有的构成要件 | 第35页 |
| 三、家庭共有应认定为共同共有 | 第35-36页 |
| 第二节 夫妻共有 | 第36-38页 |
| 一、夫妻共有财产 | 第37-38页 |
| 二、夫妻财产共有应认定为共同共有 | 第38页 |
| 第三节 共同继承遗产 | 第38-40页 |
| 一、共同继承遗产的特殊性 | 第38-39页 |
| 二、共同继承遗产应认定具有共同关系 | 第39页 |
| 三、共同继承遗产的认定应依据实际情况 | 第39-40页 |
| 第四节 合伙财产共有 | 第40-44页 |
| 一、有关合伙的法律规制 | 第40-41页 |
| 二、合伙财产共有的特殊性 | 第41-42页 |
| 三、合伙财产共有的主要观点和逻辑路径 | 第42-43页 |
| 四、合伙财产共有应认定为共同共有 | 第43-44页 |
| 第五节 同居财产 | 第44-46页 |
| 一、同居的界定 | 第44页 |
| 二、关于同居财产的法律规定 | 第44-45页 |
| 三、同居财产宜认定为共同共有 | 第45-46页 |
| 第六节 区分所有的建筑物共用部分 | 第46-48页 |
| 一、关于共用部分的主要观点 | 第46-47页 |
| 二、区分所有的建筑物共用部分应认定为按份共有 | 第47-48页 |
| 第七节 其他共同共有 | 第48-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