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2-13页
一、人大执法检查概述第13-30页
    (一) 人大执法检查的概念第13-24页
        1. 人大执法检查的含义第13-16页
        2. 人大执法检查的依据第16-21页
        3. 人大执法检查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第21-24页
    (二) 人大执法检查的作用第24-26页
        1. 树立人大权威第24页
        2. 保障法律实施第24-25页
        3. 完善法律体系第25-26页
    (三) 人大执法检查的发展进程第26-30页
        1. 人大执法检查的起步探索阶段(1983年—1993年前)第26-27页
        2. 人大执法检查的初步规范阶段(1933年—2000年前)第27-28页
        3. 人大执法检查的深入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第28-30页
二、人大执法检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30-41页
    (一) 人大执法检查的现状第30-33页
        1. 制定执法检查计划阶段第30-31页
        2. 组建执法检查组阶段第31页
        3. 执法检查计划的实施阶段第31页
        4. 执法检查报告拟定阶段第31-32页
        5. 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和落实阶段第32-33页
    (二)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第33-41页
        1. 选题程序不科学第33-34页
        2. 人员选拔程序缺乏第34-36页
        3. 检查保障程序缺位第36-38页
        4. 检查委托程序空白第38-39页
        5. 检查监督程序缺失第39-41页
三、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及其意义第41-45页
    (一)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含义第41-42页
    (二)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意义第42-45页
        1. 可以防范人大执法检查的随意性第43页
        2. 可以提高人大执法检查的科学性第43页
        3. 可以增强人大执法检查的实效性第43-45页
四、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实现第45-57页
    (一) 实现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前提第45页
    (二)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应确立的原则第45-47页
        1. 程序公开原则第46页
        2. 公众参与原则第46-47页
        3. 程序公正原则第47页
    (三)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措施第47-57页
        1. 细化选题程序第48-50页
        2. 重构人员选拔程序第50-53页
        3. 构建检查保障程序第53-54页
        4. 构建委托检查程序第54页
        5. 构建检查监督程序第54-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规划权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印度对外军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