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地质家园二期深基坑工程监测及变形预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基坑变形及预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灰色系统理论的现状及发展 | 第12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深基坑变形特性 | 第14-22页 |
2.1 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 第14-16页 |
2.2 深基坑的支护形式 | 第16-18页 |
2.3 深基坑的变形机理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2页 |
第3章 长沙市地质家园深基坑工程 | 第22-36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2-24页 |
3.2 基坑及边坡工程监测 | 第24-29页 |
3.2.1 监测目的 | 第24-25页 |
3.2.2 监测内容 | 第25页 |
3.2.3 监测工程布置 | 第25-28页 |
3.2.4 监测精度要求 | 第28页 |
3.2.5 监测频率 | 第28-29页 |
3.2.6 报警值的确定 | 第29页 |
3.3 监测数据分析 | 第29-35页 |
3.3.1 周边建筑沉降分析 | 第29-31页 |
3.3.2 维护结构沉降分析 | 第31-33页 |
3.3.3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FLAC3D 对深基坑变形的数值模拟 | 第36-46页 |
4.1 FLAC3D 基本介绍 | 第36-37页 |
4.2 FLAC3D 的一般求解过程 | 第37-39页 |
4.3 深基坑变形的数值模拟 | 第39-43页 |
4.3.1 土体材料及支护结构参数选取 | 第39-40页 |
4.3.2 土体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4.3.3 支护结构单元的的模拟 | 第42-43页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灰色系统理论对基坑变形进行预测 | 第46-60页 |
5.1 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46页 |
5.2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5.3 灰色系统理论建模 | 第47-54页 |
5.3.1 数据的预处理与生成 | 第48-50页 |
5.3.2 灰色系统 GM(1,1)模型 | 第50-52页 |
5.3.3 灰色模型的精度检验 | 第52-54页 |
5.4 灰色系统对深基坑变形预测 | 第54-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