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光谱电化学简介 | 第11-12页 |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 第12-15页 |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简介 | 第12页 |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的增强机理 | 第12-14页 |
·影响表面增强红外吸收作用的因素 | 第14-15页 |
·制备具有表面增强红外吸收效应的金属薄膜 | 第15-16页 |
·干法制备 | 第15-16页 |
·湿法制备 | 第16页 |
·钯基合金对甲酸的电氧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合金共沉积 | 第16页 |
·去合金化效应与多孔电极 | 第16-17页 |
·铂以及铂基合金对于甲酸的电氧化 | 第17-18页 |
·铂基合金用于氧气还原的进展 | 第18页 |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以及意义 | 第18-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5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技术 | 第25-33页 |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电催化薄膜材料的表征技术 | 第26-28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26-27页 |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 第27-28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第28页 |
·电化学表征 | 第28-29页 |
·旋转圆盘电极(Rotating disk electrode;RDE) | 第28-29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29页 |
·线性扫描伏安法 | 第29页 |
·计时电流法 | 第29页 |
·电化学红外光谱测量技术 | 第29-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铂钯及其合金薄膜的制备与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 第33-47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硅表面化学沉积铂钯及其合金薄膜 | 第34-35页 |
·铂钯及其合金薄膜的表征 | 第35-36页 |
·FE-SEM形貌表征 | 第35-36页 |
·XPS表层元素分析 | 第36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6-39页 |
·单层CO在铂钯及其合金电极表面的溶出 | 第36-38页 |
·甲酸在铂钯及其合金薄膜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氧化 | 第38-39页 |
·铂钯及其合金电极表面的ATR-SEIRAS研究 | 第39-41页 |
·关于有效媒质理论计算模拟异常红外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四章 钯镍合金用于甲酸电氧化以及去合金化效应的研究 | 第47-59页 |
·前言 | 第47-4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8页 |
·钯镍合金及纯钯电极的制备 | 第48-49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 | 第49-50页 |
·XPS与ICP-AES组分分析 | 第50-51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51-55页 |
·循环伏安法去合金化 | 第51-52页 |
·CO在电极上的溶出 | 第52-53页 |
·电催化氧化甲酸 | 第53-55页 |
·稳定性测试 | 第55页 |
·去合金化钯镍合金电极与纯钯电极的SEIRAS研究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五章 铂表面修饰金用于甲酸电氧化及其现场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 第59-64页 |
·前言 | 第59页 |
·Pt-Au_2纳米薄膜电极的制备 | 第59-60页 |
·Pt表面甲酸电氧化及现场SEIRAS研究 | 第60-61页 |
·Pt-Au_2表面甲酸电氧及现场SEIRAS研究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第六章 铂钯铁三元合金薄膜用于氧气还原的性能研究 | 第64-71页 |
·前言 | 第64-65页 |
·实验条件以及电极制备方法 | 第65-66页 |
·氧气还原活性测试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