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第1章 旋毛虫与旋毛虫病 | 第13-17页 |
1.1 概述 | 第13页 |
1.2 旋毛虫生活史 | 第13-14页 |
1.3 旋毛虫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 | 第14-15页 |
1.4 旋毛虫流行病学 | 第15页 |
1.5 旋毛虫病的诊断 | 第15-16页 |
1.6 旋毛虫病的控制与预防 | 第16-17页 |
第2章 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 | 第17-23页 |
2.1 人体肠道菌群的分类与构成 | 第17-18页 |
2.2 肠道菌群的鉴定方法 | 第18-19页 |
2.3 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 | 第19-21页 |
2.4 肠道菌群与疾病 | 第21-23页 |
第3章 蠕虫疗法与小鼠实验性结肠炎 | 第23-25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5-57页 |
第1章 旋毛虫感染后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 | 第25-37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30-34页 |
1.4 讨论 | 第34-36页 |
1.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2章 旋毛虫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和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37-5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42-49页 |
2.4 讨论 | 第49-51页 |
2.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3章 旋毛虫对 DSS 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 | 第52-5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3.4 讨论 | 第55-56页 |
3.5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