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A土地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土地估价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2 土地估价方法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2.3 土地估价实践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20页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20-2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21-23页 |
第2章 土地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3-32页 |
2.1 相关概念梳理 | 第23-24页 |
2.1.1 土地价值 | 第23-24页 |
2.1.2 土地价值评估 | 第24页 |
2.2 土地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地租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地价理论 | 第25-26页 |
2.3 土地价值评估方法体系介绍 | 第26-29页 |
2.3.1 土地价值评估基本方法概述 | 第26-27页 |
2.3.2 土地价值评估基本方法适用性分析 | 第27-28页 |
2.3.3 土地价值评估基本方法优劣比较 | 第28-29页 |
2.4 小城镇土地及土地价值评估特点分析 | 第29-32页 |
2.4.1 小城镇土地特点 | 第29-30页 |
2.4.2 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第30页 |
2.4.3 小城镇土地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第3章 A 土地基本情况分析及估价方法确定 | 第32-40页 |
3.1 A 土地基本情况描述 | 第32-33页 |
3.1.1 A 土地登记状况 | 第32页 |
3.1.2 A 土地权利状况 | 第32页 |
3.1.3 A 土地利用状况 | 第32-33页 |
3.2 A 土地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8页 |
3.2.1 一般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3.2.2 区域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3.2.3 个别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3.3 A 土地估价方法确定 | 第38-40页 |
3.3.1 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原因 | 第38页 |
3.3.2 采用收益还原法的原因 | 第38-39页 |
3.3.3 不采用其他估价方法的原因 | 第39-40页 |
第4章 洪湖市 A 土地价值确定 | 第40-61页 |
4.1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估价过程 | 第40-50页 |
4.1.1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计算公式 | 第40页 |
4.1.2 洪湖市乡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内涵 | 第40-41页 |
4.1.3 基准地价容积率修正 | 第41-47页 |
4.1.4 区域因素修正 | 第47-48页 |
4.1.5 个别因素修正 | 第48-50页 |
4.1.6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估价结果 | 第50页 |
4.2 收益还原法估价过程 | 第50-60页 |
4.2.1 收益还原法的计算公式 | 第50页 |
4.2.2 年总收益测算 | 第50-53页 |
4.2.3 年房地总费用测算 | 第53-55页 |
4.2.4 土地还原利率的确定 | 第55-58页 |
4.2.5 土地纯收益的测算 | 第58-59页 |
4.2.6 收益还原法估价结果 | 第59-60页 |
4.3 洪湖市 A 土地地价估算结果 | 第60-61页 |
第5章 洪湖市 A 土地价值评估启示 | 第61-67页 |
5.1 洪湖市 A 土地估价结果分析 | 第61页 |
5.2 估价方法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61-63页 |
5.2.1 容积率修正系数的计算 | 第61-62页 |
5.2.2 土地纯收益与还原利率的口径一致性 | 第62-63页 |
5.3 对小城镇土地价值评估的建议 | 第63-67页 |
5.3.1 加快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 第63-64页 |
5.3.2 重视样点资料的收集及数据库构建 | 第64-65页 |
5.3.3 构建专家咨询平台以促进德尔菲法的使用 | 第65-66页 |
5.3.4 加快评估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