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无权占有中占有物返还规则基本内涵及立法评析 | 第14-21页 |
第一节 无权占有中占有物返还规则的适用前提 | 第14-16页 |
一、无权占有的界定及其分类 | 第14-15页 |
二、虚拟物的无权占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无权占有中占有物返还规则的适用对象 | 第16-18页 |
一、无权占有人 | 第16-17页 |
二、回复请求权人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无权占有中占有物返还规则的立法评析 | 第18-21页 |
一、善意占有人无权取得孳息 | 第18页 |
二、必要费用和有益费用的规定不够全面 | 第18-19页 |
三、关于占有物损害赔偿的规定不尽合理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无权占有中占有物返还规则之比较法考察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域外立法例 | 第21-26页 |
一、占有物孳息归属的比较法考察 | 第21-23页 |
二、占有物费用偿还的比较法考察 | 第23-25页 |
三、占有物损害赔偿的比较法考察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小结及启示 | 第26-28页 |
一、区分占有的不同情形 | 第26-27页 |
二、规定了与规则本身配套的内容 | 第27页 |
三、明确了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占有物孳息归属规则的完善 | 第28-34页 |
第一节 赋予善意占有人孳息取得权 | 第28-31页 |
一、取得孳息有利于实现物尽其用的经济价值 | 第28-29页 |
二、孳息取得后不得请求偿还必要费用 | 第29-31页 |
第二节 禁止恶意占有人取得占有物孳息 | 第31-34页 |
一、恶意占有人返还孳息的理论基础 | 第31页 |
二、孳息补偿义务的规定不适合我国 | 第31-32页 |
三、恶意占有人孳息返还规则与不当得利的协调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占有物费用偿还规则的完善 | 第34-41页 |
第一节 赋予占有人必要费用求偿权 | 第34-35页 |
一、应当允许恶意占有人求偿必要费用 | 第34页 |
二、必要费用偿还的范围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有益费用的求偿需要区分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 | 第35-38页 |
一、恶意占有人求偿有益费用之论争 | 第35-36页 |
二、折中的做法:赋予本权人选择权 | 第36-37页 |
三、有益费用偿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竞合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奢侈费用可在一定条件下取回 | 第38-41页 |
一、禁止奢侈费用求偿的合理性 | 第38-39页 |
二、赋予占有人对奢侈费用形成物的取回权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占有物损害赔偿规则的完善 | 第41-45页 |
第一节 善意占有人的赔偿规则 | 第41-43页 |
一、善意占有人的责任分析 | 第41页 |
二、区分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恶意占有人的赔偿规则 | 第43-45页 |
一、恶意占有人损害赔偿规则的归责原则 | 第43-44页 |
二、明确恶意占有人在损害赔偿中的“过错”责任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件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