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电池化成参数的检测与估计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第11-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7-18页
第二章 锂电池化成参数估计基础与总体方案第18-32页
    2.1 模型参数估计基础第18-20页
        2.1.1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第18页
        2.1.2 递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第18-20页
    2.2 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基础第20-27页
        2.2.1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第20-22页
        2.2.2 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第22-24页
        2.2.3 粒子滤波算法第24-25页
        2.2.4 无迹粒子滤波算法第25-27页
    2.3 锂电池化成参数检测与估计总体方案第27-29页
        2.3.1 锂电池化成参数的检测与估计指标第27页
        2.3.2 锂电池化成系统总体架构第27-29页
    2.4 锂电池化成参数检测方案设计第29-30页
        2.4.1 参数采集模块方案第29页
        2.4.2 交流内阻检测模块方案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锂电池化成参数检测技术第32-46页
    3.1 锂电池化成精确测量技术第32-36页
        3.1.1 锂电池化成检测信号波形分析第32-33页
        3.1.2 数字滤波算法第33-34页
        3.1.3 锂电池化成通道自动校准技术第34-36页
    3.2 锂电池化成控制技术第36-40页
        3.2.1 锂电池化成闭环控制系统第36-39页
        3.2.2 锂电池分布式控制系统第39-40页
    3.3 化成检测平台的数据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0-42页
        3.3.1 数据通信系统方案第40-41页
        3.3.2 数据通信软件实现第41-42页
    3.4 锂电池基本性能测试第42-45页
        3.4.1 锂电池内阻特性测试第42-44页
        3.4.2 锂电池开路电压特性测试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锂电池化成SOC在线估计技术研究第46-81页
    4.1 SOC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第46-48页
    4.2 锂电池模型分析与选取第48-51页
        4.2.1 锂电池模型分析第48-51页
        4.2.2 锂电池模型选取第51页
    4.3 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第51-58页
        4.3.1 HPPC参数辨识实验第51-52页
        4.3.2 模型参数离线辨识第52-54页
        4.3.3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参数在线辨识第54-58页
    4.4 锂电池化成SOC估计算法与分析第58-66页
        4.4.1 锂电池工况实验第58页
        4.4.2 基于EKF的SOC估计第58-62页
        4.4.3 基于UKF的SOC估计第62-63页
        4.4.4 基于PF的SOC估计第63-64页
        4.4.5 基于UPF的SOC估计第64-65页
        4.4.6 估计结果分析第65-66页
    4.5 基于自适应滤波算法的SOC在线估计第66-77页
        4.5.1 自适应滤波算法的SOC在线估计方案第66-68页
        4.5.2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SOC估计算法第68-69页
        4.5.3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SOC估计实验结果第69-74页
        4.5.4 总容量在线估计及SOC估计在线修正第74-77页
    4.6 锂电池SOC在线估计系统设计第77-79页
        4.6.1 锂电池SOC在线估计实现方案第77-78页
        4.6.2 锂电池SOC在线估计软件设计第78-79页
    4.7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平台测试与验证第81-87页
    5.1 锂电池化成系统平台第81页
    5.2 锂电池参数检测结果与验证第81-82页
    5.3 锂电池参数在线估计结果与验证第82-85页
    5.4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6.1 研究内容总结第87-88页
    6.2 工作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钙钛矿型有机铅碘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风电场选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