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以汉口原租界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5-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8页
        1.1.1 中西方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的差异第15页
        1.1.2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规模的严重不足第15-16页
        1.1.3 看似无聊的日常生活与单一的公共空间第16-17页
        1.1.4 国内外对城市公共领域及公共空间研究的高度关注第17-18页
        1.1.5 武汉市历史性城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公共空间”建设应被讨论第18页
    1.2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第18-20页
        1.2.1 理论与案例研究对象第18-19页
        1.2.2 关键概念界定说明第19-20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3.1 研究目的第20页
        1.3.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4 创新之处第21-22页
        1.4.1 将“日常生活”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主体第21-22页
        1.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22页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1.5.1 论文结构第22-23页
        1.5.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文献综述第24-41页
    2.1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第24-33页
        2.1.1 国外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第24-27页
        2.1.2 国内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第27-30页
        2.1.3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相关研究第30-32页
        2.1.4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量化研究第32-33页
    2.2 日常生活相关研究第33-38页
        2.2.1 国外口常生活相关研究第33-36页
        2.2.2 国内日常生活相关研究第36-38页
    2.3 汉口原租界相关研究第38-39页
    2.4 启发与思考第39-41页
3 理论引介、概念界定及方法建构第41-106页
    3.1 城市公共空间话语演进第41-72页
        3.1.1 传统中国与“公共空间”第41-49页
        3.1.2 西方的公共概念第49-53页
        3.1.3 公共领域概念的本质内涵第53-65页
        3.1.4 公共空间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第65-72页
    3.2 日常生活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第72-82页
        3.2.1 日常生活的概念第72-73页
        3.2.2 日常生活的基本理论第73-77页
        3.2.3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价值第77-82页
    3.3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界定第82-86页
        3.3.1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概念提出第82-84页
        3.3.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概念界定第84-86页
    3.4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的方法建构第86-106页
        3.4.1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尝试第86-101页
        3.4.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的操作方法第101-103页
        3.4.3 案例研究的研究范围第103-106页
4 汉口原租界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城市尺度的时空特质第106-190页
    4.1 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第106-132页
        4.1.1 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的萌芽期(1861-1895年)第106-110页
        4.1.2 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成形期(1895-1919年)第110-114页
        4.1.3 城市公共空间的租、华界融合期(1919-1949)第114-118页
        4.1.4 城市公共空间的公、私边界撕裂期(1949-1979年)第118-122页
        4.1.5 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类型的杂化期(1979-2000年)第122-126页
        4.1.6 城市公共空间整体的改造期(2000年-至今)第126-130页
        4.1.7 设计建设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第130-132页
    4.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与城市尺度建成环境间的关联性第132-177页
        4.2.1 量化分析要素与操作过程第133-139页
        4.2.2 土地利用模式第139-151页
        4.2.3 居住指标第151-154页
        4.2.4 空间形态第154-163页
        4.2.5 交通系统第163-174页
        4.2.6 各要素相关性分析小结第174-175页
        4.2.7 各要素线性回归分析第175-177页
    4.3 基于不同活动类别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内部组构特征第177-188页
        4.3.1 依据活动类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分类第177-179页
        4.3.2 同类型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内部特征第179-186页
        4.3.3 不同类型城市日常公共空间间的关联第186-188页
    4.4 本章小结第188-190页
5 汉口原租界具体城市日常公共空间案例研究第190-245页
    5.1 具体案例的选择第190-191页
    5.2 广场舞空间:个人身体的书写第191-201页
        5.2.1 广场舞考源第191-193页
        5.2.2 汉口原租界广场舞空间的营造第193-198页
        5.2.3 身体的表达第198-201页
    5.3 摊贩空间:流动的城市公共空间第201-219页
        5.3.1 摊贩:作为非正规部门第202-204页
        5.3.2 摊贩的空间游击战第204-213页
        5.3.3 再现的城市空间第213-219页
    5.4 棋牌游戏空间:无处不在的城市客厅第219-233页
        5.4.1 棋牌游戏:作为日常的社交工具第219-222页
        5.4.2 无时无处的游戏空间第222-228页
        5.4.3 城市客厅的建构第228-233页
    5.5 摄影活动空间:另一座城第233-243页
        5.5.1 符号传达第233-236页
        5.5.2 虚拟空间的建构第236-243页
        5.5.3 被解构的城市第243页
    5.6 本章小结第243-245页
6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形成及演变原因第245-259页
    6.1 自身需求作为源动力第245-246页
        6.1.1 公共交往的需求第245页
        6.1.2 日常生活需求第245-246页
    6.2 社会因素作为日常公共空间的土壤第246-248页
        6.2.1 人口数量变化提供多样性第246-247页
        6.2.2 大众文化显现日常生活第247-248页
        6.2.3 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对身体重视第248页
    6.3 国家管控催生日常公共空间的张力第248-252页
        6.3.1 环境管控第249-250页
        6.3.2 行业管控第250页
        6.3.3 娱乐管控第250-251页
        6.3.4 性别管控第251-252页
    6.4 城市空间管理激发空间自组织第252-255页
        6.4.1 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单一政府管理制度第252-254页
        6.4.2 相关第三部门的缺失第254-255页
    6.5 城市规划及土地制度促使空间形成第255-257页
        6.5.1 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作为空间条件第255-256页
        6.5.2 土地制度与住房商品化政策推动公私边界变化第256-257页
    6.6 多方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第257-259页
7 结论第259-271页
    7.1 永续性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第259-262页
        7.1.1 无处不在的空间第260页
        7.1.2 绵延的时间第260-261页
        7.1.3 自给自足的管理第261-262页
    7.2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空间实践方法的启示第262-268页
        7.2.1 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的实践策略第262-264页
        7.2.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启示第264-268页
    7.3 未来的展望第268-271页
        7.3.1 更多类型的城市日常公共空间研究第268-269页
        7.3.2 量化研究中更为复杂模型的建构第269页
        7.3.3 城市更新前后城市日常公共空间变化比较第269-271页
致谢第271-273页
参考文献第273-289页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289-290页
附录2 百度兴趣点(OPI)分类第290-296页
附录3 研究范围涉及的社区其面积、人口及其人口密度第296-297页
附录4 李姐的日常生活记录第297-300页

论文共3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频域分析的埋管式辐射地板热特性及其优化控制研究
下一篇:滑移微颗粒两相流动的格子Boltzmann全解析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