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产业标准化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1-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3.3 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标准与标准化相关概念 | 第14-19页 |
2.1 标准及标准化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1 标准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标准化的定义 | 第15页 |
2.2 标准的分类 | 第15-16页 |
2.3 标准的功能与作用 | 第16-18页 |
2.3.1 标准的功能 | 第16页 |
2.3.2 标准的作用 | 第16-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标准化驱动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19-25页 |
3.1 中国制造业标准化发展状况 | 第19-22页 |
3.1.1 中国制造业的概况 | 第19页 |
3.1.2 中国制造业技术标准化现状 | 第19-21页 |
3.1.3 中国制造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规划 | 第21-22页 |
3.2 标准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 第22-23页 |
3.3 中国制造业标准化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23-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基于截面数据的中国制造业标准化驱动因素分析 | 第25-44页 |
4.1 中国制造业标准产出分析 | 第25-28页 |
4.1.1 中国制造业分类与标准分类的对应关系 | 第25-26页 |
4.1.2 中国制造业18 个行业的标准产出量分析 | 第26-28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28-30页 |
4.3 建模方法 | 第30-33页 |
4.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 第31-32页 |
4.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 第32页 |
4.3.3 异方差问题 | 第32-33页 |
4.4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计 | 第33-34页 |
4.4.1 变量说明 | 第33页 |
4.4.2 模型设计 | 第33-34页 |
4.5 模型估计和结果讨论 | 第34-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制造业标准化驱动因素分析 | 第44-69页 |
5.1 创新与产业标准化的关系 | 第44-46页 |
5.1.1 创新投入驱动标准化的发展 | 第44-45页 |
5.1.2 知识产权在产业标准化中的作用 | 第45-46页 |
5.2 理论假设 | 第46-47页 |
5.3 建模方法 | 第47-51页 |
5.3.1 面板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5.3.2 Eviews 实现的面板模型估计 | 第49-51页 |
5.4 模型构建 | 第51-53页 |
5.4.1 样本选择 | 第51页 |
5.4.2 数据说明 | 第51页 |
5.4.3 变量说明与Eviews 实现 | 第51-52页 |
5.4.4 面板模型构建 | 第52-53页 |
5.5 模型估计和结果讨论 | 第53-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