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三聚氰胺富氮多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简略词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 多孔材料的概述第11-12页
    2 多孔材料的分类第12-13页
    3 多孔有机聚合物第13-18页
        3.1 多孔有机聚合物的特征第13-17页
            3.1.1 合成方法多样性第13-16页
            3.1.2 分子结构可设计性第16-17页
            3.1.3 物理化学稳定性第17页
        3.2 存在问题第17页
        3.3 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应用第17-18页
    4 多孔碳第18-22页
        4.1 氮掺杂多孔碳第19页
        4.2 合成方法第19-21页
        4.3 存在问题第21-22页
    5 论文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新型蜜胺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第24-48页
    1 引言第24页
    2 试剂与仪器第24-26页
        2.1 实验药品第24-25页
        2.2 仪器第25-26页
    3 方法和步骤第26-27页
        3.1 三聚氰胺席夫碱多孔聚合物(SNW)合成第26页
        3.2 汞离子吸附第26-27页
    4 结果与讨论第27-47页
        4.1 SNW合成第27-28页
        4.2 SNW结构表征第28-38页
            4.2.1 元素分析第28-29页
            4.2.2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9-30页
            4.2.3 固体核磁碳谱(Solid ~(13)C NMR)分析第30-31页
            4.2.4 拉曼光谱(Raman)分析第31-33页
            4.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33-34页
            4.2.6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第34-35页
            4.2.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35-36页
            4.2.8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36-38页
        4.3 SNW性能研究第38-40页
            4.3.1 溶解性第38页
            4.3.2 热稳定性第38-39页
            4.3.3 光致发光(PL)第39-40页
        4.4 SNW对Hg离子的吸附第40-45页
            4.4.1 不同TA/MA比例的聚合物对汞离子的吸附第41-42页
            4.4.2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2-43页
            4.4.3 吸附等温线第43-44页
            4.4.4 选择性吸附第44-45页
        4.5 吸附机理探讨第45-47页
    5 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蜜胺基氮掺杂多孔碳的合成及表征第48-80页
    1 引言第48-49页
    2 试剂与仪器第49-50页
        2.1 实验药品第49页
        2.2 仪器第49-50页
    3 实验方法第50-52页
        3.1 MF基多孔碳合成第50-51页
            3.1.1 MF/CaCO_3复合物合成第50页
            3.1.2 MF基多孔碳合成第50-51页
        3.2 MF基多孔碳表征第51-52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2-78页
        4.1 MF基多孔碳合成第52-54页
        4.2 氮掺杂多孔碳的表征第54-78页
            4.2.1 电镜表征第54-68页
            4.2.2 XRD和Raman表征第68-71页
            4.2.3 元素分析和XPS表征第71-74页
            4.2.4 热(氧化)稳定性第74-75页
            4.2.5 N_2吸附-脱附表征第75-78页
    5 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蜜胺基氮掺杂多孔碳的形成及石墨化机理研究第80-99页
    1 引言第80-83页
    2 试剂与仪器第83页
        2.1 实验药品第83页
        2.2 仪器第83页
    3 实验方法第83-84页
        3.1 以MF树脂为碳源第83页
        3.2 以碳水化合物为碳源第83-84页
            3.2.1 蔗糖和葡萄糖第83页
            3.2.2 淀粉第83-84页
        3.3 以酚醛树脂为碳源第84页
        3.4 样品表征第84页
    4 结果与讨论第84-98页
        4.1 TGA表征第84-85页
        4.2 FTIR表征第85-87页
        4.3 XRD表征第87-88页
        4.4 Nano-CaCO_3对含N碳源的催化石墨化机理第88-92页
            4.4.1 CaCN_2相关背景第88-89页
            4.4.2 MF/CaCO_3体系中的化学反应及石墨化机理第89-92页
        4.5 Nano-CaCO_3对非N碳源的催化石墨化机理第92-98页
    5 小结第98-99页
全文总结第99-100页
全文参考文献第100-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附录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研究
下一篇: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规律及ICD控水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