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A股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与定价效率研究

目录第2-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6-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7页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7-8页
2 国内外对IPO定价效率的相关研究第8-12页
    2.1 国外对IPO定价效率的相关研究第8-9页
    2.2 国内关于IPO定价效率的相关研究第9-12页
3 国际国内发行体制比较分析第12-32页
    3.1 国际国内市场新股定价机制比较分析第12-16页
        3.1.1 国际市场新股定价机制简述第12-13页
        3.1.2 国内市场新股定价机制介绍第13-16页
    3.2 国际国内抑价率比较分析第16-19页
        3.2.1 各主要国家或地区新股抑价率的对比第16-17页
        3.2.2 A股市场与美股市场最高涨跌幅对比第17-19页
    3.3 国内改革前后发行体制分析第19-22页
        3.3.1 发行体制改革前后政策变化对比第19-20页
        3.3.2 发行体制改革前后政策效果对比分析第20-22页
    3.4 国内改革前后案例分析第22-32页
        3.4.1 改革前的新股定价案例第22-25页
        3.4.2 改革后的新股定价案例第25-32页
4 改革前后新股定价效率的实证检验第32-46页
    4.1 研究方法设计及样本选择第32-33页
        4.1.1 分析方法第32页
        4.1.2 样本选择及分析工具第32-33页
        4.1.3 变量选取第33页
    4.2 实证分析及结果第33-42页
        4.2.1 分阶段主成份分析第33-40页
        4.2.2 分阶段回归分析第40-42页
    4.3 显著性检验第42-44页
        4.3.1 样本整体的主成份分析第42-44页
        4.3.2 样本整体的回归分析第44页
    4.4 实证分析结论第44-46页
5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第46-52页
    5.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6-48页
        5.1.1 改革后一段时间内新股发行“三高”现象严重第46-47页
        5.1.2 承销商缺乏新股自主配售权第47页
        5.1.3 审核机制的非市场化造成新股筹码稀缺第47-48页
        5.1.4 承销商研究报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第48页
        5.1.5 推荐类询价对象缺乏独立报价能力第48页
    5.2 未来改革方向及若干建议第48-52页
        5.2.1 逐步缩小发审委审核范围第49页
        5.2.2 增强承销商自主配售权第49页
        5.2.3 增强信息互动及投研报告独立性第49-50页
        5.2.4 试行存量发行第50页
        5.2.5 试行美式竞价第50页
        5.2.6 规范和治理好二级市场第50页
        5.2.7 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第50-52页
6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业绩研究
下一篇:黄埔海关分类监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