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相关概念解释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面相理论概述 | 第11-14页 |
1.1 面相学概述 | 第11-12页 |
1.1.1 面相学的产生 | 第11-12页 |
1.2 相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中国肖像雕塑的艺术现状 | 第14-20页 |
2.1 古代肖像雕塑的艺术成就 | 第14-16页 |
2.2 当代雕塑的现状 | 第16-20页 |
2.2.1 当代雕塑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2 当代肖像雕塑的艺术根源 | 第18页 |
2.2.3 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传统面相学影响下的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 | 第20-28页 |
3.1 传统面相学影响下的绘画艺术 | 第20-23页 |
3.1.1 绘画中的面相观 | 第20-23页 |
3.2 传统面相学影响下的雕塑艺术 | 第23-28页 |
3.2.1 功臣肖像雕塑秦陵兵马俑 | 第23-26页 |
3.2.2 神性塑造佛造像雕塑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传统面相学在当代肖像雕塑中的应用探索 | 第28-39页 |
4.1 中国当代肖像雕塑的发展现状 | 第28页 |
4.2 当代肖像雕塑的特征 | 第28-30页 |
4.2.1 当代肖像雕塑的观念表达 | 第28-30页 |
4.2.2 个人化表达 | 第30页 |
4.3 中国当代肖像雕塑的风格类型 | 第30-34页 |
4.3.1 为政治服务的肖像雕塑 | 第30-32页 |
4.3.2 表现个性的肖像雕塑 | 第32-33页 |
4.3.3 表现大众的肖像雕塑 | 第33-34页 |
4.4 中国传统面相理论在当代肖像雕塑中的运用探索 | 第34-39页 |
4.4.1 造型方式的运用 | 第35-36页 |
4.4.2 形与神的塑造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