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4页 |
| 一、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概述 | 第14-25页 |
| (一)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由来及分类 | 第14-17页 |
| 1.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由来 | 第14-15页 |
| 2.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分类 | 第15-17页 |
| (二)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技术领域 | 第17-20页 |
| 1.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提供肾脏 | 第17-18页 |
| 2.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提供肝脏 | 第18-19页 |
| 3.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提供其他器官 | 第19-20页 |
| (三)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实践政策 | 第20-25页 |
| 1. 国际组织及域外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政策 | 第20-22页 |
| 2. 域内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政策 | 第22-25页 |
| 二、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伦理争议 | 第25-35页 |
| (一)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技术中的伦理争议 | 第25-29页 |
| 1. 死亡标准科学性的质疑 | 第25-26页 |
| 2. 可控型DCD各阶段标准的争议 | 第26-28页 |
| 3. 衍生技术伦理审查的困惑 | 第28-29页 |
| (二)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操作中的伦理争议 | 第29-32页 |
| 1. 捐者与受者的利益冲突 | 第29-30页 |
| 2. 捐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权的潜在侵犯 | 第30-31页 |
| 3. 纯粹无偿捐献的争论 | 第31-32页 |
| (三)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本土推广中的伦理争议 | 第32-35页 |
| 1. 传统对待遗体的观点对DCD捐献的制衡 | 第32-33页 |
| 2. 家族本位的伦理观对个体自主捐献的阻碍 | 第33-34页 |
| 3. 家庭伦理的情感需求对DCD捐献的意愿削弱 | 第34-35页 |
| 三、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伦理辩护 | 第35-45页 |
| (一) 关于死亡标准的伦理辩护 | 第35-37页 |
| (二)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价值的辩护 | 第37-40页 |
| 1.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宏观层面价值辩护 | 第38-39页 |
| 2. 死亡遗体器官捐献微观层面价值辩护 | 第39-40页 |
| (三)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在本土价值观的辩护 | 第40-45页 |
| 1.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达到了超越死亡的生命无限境界 | 第40-42页 |
| 2. 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源动力在于社会集体价值和个体、家族价值追求的矛盾调和 | 第42-45页 |
| 四、心死亡遗体捐献伦理争议的解决建议 | 第45-53页 |
| (一) 补充心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的伦理原则 | 第45-49页 |
| 1. 知情并自愿同意原则 | 第45-46页 |
| 2. 死亡后捐献原则 | 第46页 |
| 3. 不伤害原则 | 第46-47页 |
| 4. 回避原则 | 第47页 |
| 5. 脑死亡遗体器官捐献优先原则 | 第47-48页 |
| 6. 最大限度利用原则 | 第48页 |
| 7. 适当补偿原则 | 第48-49页 |
| (二) 推广、实践中政策、法律的建议 | 第49-53页 |
| 1. 推广中寻求思想文化的契合点 | 第49-51页 |
| 2. 实践中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 综述 | 第61-74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