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1.2.1 文献检索 | 第7-8页 |
1.2.2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基于TAM的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模型 | 第14-19页 |
2.1 TAM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1.1 理性行为理论 | 第14页 |
2.1.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14-15页 |
2.1.3 技术接受模型 | 第15-16页 |
2.2 基于TAM的可视电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 第16-19页 |
2.2.1 可视电话使用意愿分析 | 第16-17页 |
2.2.2 可视电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2.2.3 基于TAM的可视电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可视电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调研及检验 | 第19-23页 |
3.1 问卷设计与样本收集 | 第19-21页 |
3.1.1 问卷设计 | 第19页 |
3.1.2 问卷收集 | 第19-21页 |
3.2 调查数据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1-23页 |
3.2.1 信度分析 | 第21-22页 |
3.2.2 效度分析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基于TAM的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及结论 | 第23-39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4.2 描述性分析 | 第23-26页 |
4.2.1 性别分析 | 第24页 |
4.2.2 年龄分析 | 第24-25页 |
4.2.3 学历分析 | 第25页 |
4.2.4 收入分析 | 第25-26页 |
4.3 方差分析 | 第26-30页 |
4.3.1 性别要素与可视电话使用意愿研究 | 第26-27页 |
4.3.2 年龄要素与可视电话使用意愿研究 | 第27-28页 |
4.3.3 学历要素与可视电话使用意愿研究 | 第28-29页 |
4.3.4 收入要素与可视电话使用意愿研究 | 第29-30页 |
4.4 相关性分析 | 第30-32页 |
4.5 回归分析 | 第32-36页 |
4.6 检验结果 | 第36-37页 |
4.7 研究结论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基于TAM的可视电话业务营销策略及相关建议 | 第39-42页 |
5.1 可视电话目标消费者及业务现状 | 第39页 |
5.2 可视电话的使用意愿分析 | 第39-40页 |
5.3 可视电话业务的营销策略及建议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2-43页 |
6.3 未来期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