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银行借贷行为、企业融资决策与货币政策传导

图表目录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2-14页
    1.3 研究方法及其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31页
    2.1 理论概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第15-16页
    2.2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信贷观点第16-17页
    2.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第17-24页
        2.3.1 利率渠道第17-18页
        2.3.2 资产价格渠道第18-19页
        2.3.3 汇率渠道第19-20页
        2.3.4 信贷传导渠道第20-24页
            2.3.4.1 银行借贷渠道第20-21页
            2.3.4.2 银行资本渠道第21-22页
            2.3.4.3 资产负债表渠道第22-24页
    2.4 货币政策传导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4-27页
        2.4.1 向量自回归(VAR)方法第24-25页
        2.4.2 微观层面上的面板数据分析第25-27页
    2.5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第27-30页
        2.5.1 支持信贷传导渠道的分析第27-28页
        2.5.2 支持货币渠道的分析第28-29页
        2.5.3 基于微观层面的研究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借贷行为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理论模型的分析第31-46页
    3.1 银行经营行为的局部均衡模型第31-38页
        3.1.1 银行不持有证券的单期模型第31-34页
        3.1.2 银行持有证券的两期模型第34-38页
    3.2 银行间的存款竞争和利率的决定: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第38-40页
    3.3 银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环境分析:基于宏观的视角第46-57页
    4.1 银行信贷在企业外部融资中的主渠道地位第46-48页
    4.2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构成特征第48-51页
    4.3 中国银行业的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特征与信贷配给第51-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银行异质性特征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中国商业银行微观层面数据的检验第57-81页
    5.1. 前言第57-60页
    5.2 计量模型与数据第60-65页
        5.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第60-61页
        5.2.2 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选择第61-62页
        5.2.3 基本假设第62-63页
        5.2.4 数据选取与回归方法第63-65页
    5.3 实证分析结果第65-79页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5-66页
        5.3.2 银行资产规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第66-67页
        5.3.3 银行流动性比例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第67-68页
        5.3.4 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第68-69页
        5.3.5 银行盈利水平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第69页
        5.3.6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银行借贷渠道的通畅程度第69-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企业融资决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来自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检验第81-109页
    6.1 前言第81-85页
    6.2 数据与计量模型第85-94页
        6.2.1 数据选取与子区间划分第85-86页
        6.2.2 描述性统计第86-92页
        6.2.3 变量设定与计量模型第92-94页
    6.3 实证结果分析第94-107页
        6.3.1 货币政策与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企业融资选择的影响第94-97页
        6.3.2 货币政策与企业异质性特征对企业利息负担的影响第97-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7章 总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09-117页
    7.1 全文结论与总结第109-112页
    7.2 政策建议第112-116页
        7.2.1 继续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第112-114页
        7.2.2 稳步推进货币市场建设第114-115页
        7.2.3 扩大证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第115页
        7.2.4 培育市场化的微观经济主体第115-116页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3页
后记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主被动遥感数据协同处理的地表环境监测与分析
下一篇:图像局部不变特征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