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纳米材料热输运性能的分子模拟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4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8页 |
1.2 低维纳米材料研究综述 | 第18-27页 |
1.2.1 氮化硼纳米管 | 第18-21页 |
1.2.2 硅纳米线 | 第21-24页 |
1.2.3 石墨烯 | 第24-27页 |
1.3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及方法 | 第27-42页 |
1.3.1 计算模型 | 第29-34页 |
1.3.2 数值解法 | 第34-37页 |
1.3.3 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1.3.4 温度与压强控制方法 | 第39-42页 |
1.3.5 分子动力学基本步骤 | 第42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42-44页 |
第2章 几种基本因素对热输运性能的影响 | 第44-61页 |
2.1 引言 | 第44页 |
2.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44-50页 |
2.3 长度对管状结构输运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2.4 温度对管状结构输运性能的影响 | 第51-56页 |
2.5 应变对管状结构热输运性能的影响 | 第56-6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3章 结构无定形化对热输运性能的影响 | 第61-78页 |
3.1 引言 | 第61页 |
3.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61-65页 |
3.3 不同晶格方向对线状结构输运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3.4 单晶/无定形核壳硅纳米线的热输运性能 | 第66-74页 |
3.5 单晶/无定形核壳碳硅纳米线的热输运性能 | 第74-7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4章 石墨烯和石墨炔纳米带的热输运性能 | 第78-97页 |
4.1 引言 | 第78页 |
4.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78-81页 |
4.3 石墨烯纳米带的热输运性能 | 第81-86页 |
4.4 石墨炔纳米带的热输运性能 | 第86-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5章 外加其它结构对热输运性能的影响 | 第97-113页 |
5.1 引言 | 第97页 |
5.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97-100页 |
5.3 单晶硅薄膜结构的热输运性能 | 第100-101页 |
5.4 石墨烯/硅纳米薄膜复合材料的热输运性能 | 第101-11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结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个人简历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