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外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辅助供电系统的研究情况 | 第14-15页 |
| ·对现状的简单分析与评价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工作与方法 | 第16-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高速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常用的整流和逆变电路基本拓扑分析 | 第18-46页 |
| ·桥式整流电路 | 第18-25页 |
| ·相控整流电路 | 第18-22页 |
| ·脉冲整流器 | 第22-25页 |
| ·交流逆变电路 | 第25-33页 |
| ·逆变器主电路的基本形式 | 第25-28页 |
| ·推挽式方波逆变器 | 第28-29页 |
| ·电压型半桥式方波逆变器 | 第29-30页 |
| ·电压型全桥式方波逆变器 | 第30-33页 |
| ·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调制方法 | 第33-45页 |
| ·两电平SPWM调制的正弦波逆变器 | 第33-35页 |
| ·三电平SPWM调制的正弦波逆变器 | 第35-36页 |
| ·两电平和三电平SPWM调制的正弦波逆变器的谐波比较 | 第36-39页 |
| ·SVPWM调制的正弦波逆变器 | 第39-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现有高速铁路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方案及其仿真研究 | 第46-65页 |
| ·CRH1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分析与仿真 | 第46-53页 |
| ·CRH1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主电路及参数 | 第47-48页 |
| ·CRH1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运行模式分析 | 第48-49页 |
| ·CRH1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分析与仿真 | 第49-53页 |
| ·CRH2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分析与仿真 | 第53-58页 |
| ·CRH2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主电路及参数 | 第53-55页 |
| ·CRH2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运行模式分析 | 第55页 |
| ·CRH2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仿真 | 第55-58页 |
| ·CRH3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分析与仿真 | 第58-60页 |
| ·CRH3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运行模式及分析 | 第59-60页 |
| ·CRH5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分析与仿真 | 第60-64页 |
| ·CRH5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主电路及参数 | 第60-61页 |
| ·CRH5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的供电模式 | 第61-62页 |
| ·CRH5型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四章 四种车型辅助供电系统的比较分析 | 第65-76页 |
| ·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供电模式的比较 | 第65-67页 |
| ·三种直-交模式供电的辅助系统的比较 | 第65-66页 |
| ·采用交-直-交供电模式的分析 | 第66-67页 |
| ·辅助供电系统输出电压制式的比较 | 第67-68页 |
| ·辅助供电系统运行效率的比较 | 第68-69页 |
| ·辅助供电系统在非正常工作模式下的比较 | 第69-74页 |
| ·辅助供电系统在受电弓失电时的工作模式比较 | 第69-71页 |
| ·辅助供电系统在变流器故障状态时的工作模式比较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五章 辅助变流器并联技术研究 | 第76-90页 |
| ·逆变器并联运行的主电路分析 | 第76-77页 |
| ·逆变器并联环流分析 | 第77-80页 |
| ·当两个逆变器输出电压不相等时的环流研究 | 第77-79页 |
| ·当两个逆变器输出频率不相等时的环流研究 | 第79-80页 |
| ·当两个逆变器输出相位不同步时的环流研究 | 第80页 |
| ·逆变器并联的控制策略和仿真分析 | 第80-89页 |
| ·集中控制方式 | 第81-83页 |
| ·主从控制方式 | 第83-87页 |
| ·3C控制方式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结论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