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次级债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关联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1. 绪论第14-19页
   ·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商业银行次级债发展的文献回顾第15-17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17-18页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8-19页
2. 资本结构理论与次级债概述第19-28页
   ·资本结构理论第19-22页
     ·MM理论第19-20页
     ·修正的MM理论第20页
     ·权衡理论第20-21页
     ·控制权理论第21页
     ·银行企业理论第21-22页
     ·其他资本结构理论第22页
   ·商业银行的最优资本结构第22-24页
   ·次级债概述第24-28页
     ·次级债简介第24页
     ·次级债的功能第24-26页
     ·对我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相关政策要求第26-27页
     ·次级债与其他金融债比较第27-28页
3. 国内外商业银行次级债发展现状分析第28-46页
   ·国外商业银行次级债发展现状第28-33页
     ·国外商业银行次级债发展现状综述第29-33页
     ·国外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展趋势第33页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展历程第33-35页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市场的分析第35-42页
     ·次级债的发行第35-36页
     ·我国次级债的付息利率第36页
     ·次级债的流通第36-37页
     ·次级债的定价第37-39页
     ·次级债的信用评级第39-40页
     ·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与法律监管第40-42页
   ·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风险研究第42-43页
     ·银行过度互持引发的风险第42页
     ·忽视经济发展周期,容易发生挤兑风险第42-43页
     ·次级债作用被过度夸大,影响银行长远发展第43页
   ·次级债与银行资本结构第43-45页
   ·小结第45-46页
4. 商业银行次级债与银行资本结构关联性的实证第46-56页
   ·研究假定第46页
   ·变量的选取第46-48页
     ·因变量的确定第46-47页
     ·自变量的确定及验证前假设第47-48页
   ·样本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第48-49页
     ·样本的选取第48-49页
     ·模型的建立第49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实证结果第49-50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50-51页
   ·建设银行次级债融资与资本结构调整案例分析第51-55页
     ·建设银行次级债发行基本情况第51-52页
     ·建设银行发行次级债分析第52页
     ·建设银行次级债与资本结构关联分析第52-55页
   ·小结第55-56页
5. 发挥次级债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中作用的若干建议第56-63页
   ·商业银行次级债与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第56-58页
     ·减少政府注资,引进其他投资者第57页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完善融资机制第57-58页
   ·商业银行次级债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第58-60页
     ·转移投资区域,合理匹配资本期限第59页
     ·银行互持次级债,改善资本结构第59页
     ·发行次级债预防流动性紧缩第59-60页
   ·商业银行次级债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第60-61页
     ·发行市场效应第60-61页
     ·流通市场效应第61页
   ·充分利用次级债期限,完善次级债信用评级制度第61-63页
6. 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69页
后记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啤酒业上市公司并购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以青岛、燕京啤酒为例
下一篇: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