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表格索引 | 第11-12页 |
插图索引 | 第12-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5-19页 |
1.1.1 LTE 项目的启动与发展 | 第15-17页 |
1.1.2 LTE-Advanced 的发展和家庭基站的出现 | 第17-19页 |
1.2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9-23页 |
1.2.1 LTE 中基于 OFDMA 的资源分配 | 第19-21页 |
1.2.2 异构网中的干扰分类 | 第21-2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23-24页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2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异构网干扰问题及相关研究 | 第25-33页 |
2.1 异构网中干扰问题的形成因素 | 第25-27页 |
2.1.1 家庭基站的接入方式 | 第25-26页 |
2.1.2 家庭基站的频谱分配方案 | 第26-27页 |
2.2 异构网干扰问题相关研究 | 第27-31页 |
2.2.1 资源分配类型 | 第27-29页 |
2.2.2 异构网干扰类型 | 第29-30页 |
2.2.3 干扰处理算法类型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异构网同层干扰协调方法 | 第33-53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3.3 超图相关概念 | 第35-38页 |
3.4 基于普通图的频率复用方法描述 | 第38-39页 |
3.5 基于超图的频率复用方法描述 | 第39-45页 |
3.5.1 第一步 -干扰超图的建立 | 第39-43页 |
3.5.2 第二步 -干扰超图的染色 | 第43-44页 |
3.5.3 第三步 -正交信道的分配 | 第44-45页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3.6.1 仿真场景与参数 | 第45-46页 |
3.6.2 仿真中的方法介绍 | 第46-47页 |
3.6.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3.7 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异构网跨层干扰协调方法 | 第53-67页 |
4.1 引言 | 第53-54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54-56页 |
4.3 方法描述 | 第56-61页 |
4.3.1 宏基站和家庭基站的分布式资源分配 | 第56-57页 |
4.3.2 宏小区用户的分类 | 第57-58页 |
4.3.3 家庭基站的分类 | 第58-61页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1-66页 |
4.4.1 仿真场景与参数 | 第61页 |
4.4.2 仿真中的方法介绍 | 第61页 |
4.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