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RNA结合蛋白 | 第12-15页 |
1.1 RNA结合蛋白 | 第12页 |
1.2 RNA结合蛋白的分类 | 第12-13页 |
1.3 RNA结合蛋白的表达 | 第13页 |
1.4 RNA结合蛋白与疾病 | 第13-14页 |
1.5 RNA结合蛋白与早期发育 | 第14-15页 |
2 Zfp36家族 | 第15-20页 |
2.1 Zfp36家族RNA结合蛋白 | 第15-16页 |
2.2 Zfp36家族基因的功能 | 第16-20页 |
2.2.1 Zfp36家族基因与免疫 | 第16页 |
2.2.2 Zfp36家族与造血和白血病 | 第16-19页 |
2.2.3 Zfp36家族基因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3 斑马鱼 | 第20-22页 |
3.1 斑马鱼作为发育生物学研究模式动物的优点 | 第20-21页 |
3.2 斑马鱼的早期发育 | 第21页 |
3.3 基因敲降/敲除 | 第21-22页 |
3.3.1 Morpholino基因敲降 | 第21页 |
3.3.2 TALEN基因敲除技术 | 第21-22页 |
4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斑马鱼Zfp3612的鉴定、表达和功能研究 | 第24-67页 |
1 前言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42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7页 |
2.1.1 斑马鱼 | 第25页 |
2.1.2 质粒与菌株 | 第25页 |
2.1.3 化学试剂 | 第25-26页 |
2.1.4 实验用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42页 |
2.2.1 斑马鱼Zfp3612 cDNA的克隆 | 第27-32页 |
2.2.2 Zfp3612序列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 第32-33页 |
2.2.3 RT-PCR检测斑马鱼Zfp3612的表达 | 第33-34页 |
2.2.4 原位杂交检测Zfp3612在早期胚胎中的表达 | 第34-38页 |
2.2.5 基因敲降研究Zfp3612的功能 | 第38-42页 |
2.2.6 Wnt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第42页 |
2.2.7 Talen敲除Zfp3612载体的构建 | 第4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2-64页 |
3.1 斑马鱼Zfp3612基因的克隆 | 第42-44页 |
3.1.1 斑马鱼不同发育时期RNA的提取及RNA反转录成cDNA | 第42-43页 |
3.1.2 斑马鱼Zfp3612 cDNA全长的获得 | 第43-44页 |
3.2 斑马鱼Zfp361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54页 |
3.2.1 斑马鱼Zfp3612基因序列分析及同源比对 | 第44-46页 |
3.2.2 不同物种Zfp3612的序列比对 | 第46-48页 |
3.2.3 斑马鱼、小鼠和人类Zfp3612的基因结构及共线性分析 | 第48-51页 |
3.2.4 Zfp36基因家族进化关系 | 第51-54页 |
3.3 斑马鱼Zfp3612的表达模式 | 第54-62页 |
3.3.1 RT-PCR检测斑马鱼Zfp3612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 第54-55页 |
3.3.2 RT-PCR检测斑马鱼Zfp3612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 | 第55-56页 |
3.3.3 Zfp3612在胚胎发育期的原位表达模式 | 第56-62页 |
3.4 斑马鱼Zfp3612的功能研究-基因敲降 | 第62-63页 |
3.5 Zfp3612可能的作用机理 | 第63-64页 |
3.6 斑马鱼Zfp3612的功能研究-基因敲除 | 第64页 |
4 讨论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8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