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覆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深度覆盖定义 | 第12页 |
1.2 深度覆盖解决的必要性 | 第12-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文章架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深度覆盖规划理论 | 第17-36页 |
2.1 深度覆盖规划理论 | 第17页 |
2.2 链路预算 | 第17-25页 |
2.2.1 覆盖目标 | 第19-20页 |
2.2.2 系统参数 | 第20页 |
2.2.3 计算射端等效发射功率部分 | 第20-21页 |
2.2.4 计算最小接收电平部分 | 第21-23页 |
2.2.5 无线环境衰耗和增益部分 | 第23-25页 |
2.3 最大允许路径损耗 | 第25-26页 |
2.4 传播模型 | 第26-33页 |
2.4.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第28页 |
2.4.2 宏蜂窝的传播模型 | 第28-29页 |
2.4.3 微蜂窝的传播模型 | 第29-30页 |
2.4.4 规划软件使用的通用校正传播模型 | 第30-31页 |
2.4.5 室内传播模型 | 第31-33页 |
2.4.6 传播模型校正 | 第33页 |
2.5 覆盖半径和站间距估算 | 第33-36页 |
2.5.1 室外基站覆盖距离计算 | 第34-35页 |
2.5.2 室内分布系统Z因子算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深度覆盖技术研究 | 第36-62页 |
3.1 深度覆盖相关技术 | 第36页 |
3.2 深度覆盖评估方法 | 第36-39页 |
3.2.1 投诉分析 | 第37页 |
3.2.2 覆盖预估 | 第37-39页 |
3.3 无线制式选择 | 第39-41页 |
3.4 立体多层网 | 第41-42页 |
3.5 常规场景深度覆盖技术 | 第42-51页 |
3.5.1 室外基站深度覆盖技术 | 第42-44页 |
3.5.2 高楼层深度覆盖技术 | 第44-45页 |
3.5.3 直放站覆盖技术 | 第45-46页 |
3.5.4 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技术 | 第46-51页 |
3.6 城中村场景深度覆盖技术 | 第51-62页 |
3.6.1 城中村场景描述 | 第51-52页 |
3.6.2 规划策略 | 第52-53页 |
3.6.3 容量需求计算 | 第53-54页 |
3.6.4 高楼层覆盖规划 | 第54-55页 |
3.6.5 低楼层覆盖规划 | 第55-60页 |
3.6.6 规划及参数设置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深度覆盖技术的应用 | 第62-92页 |
4.1 深度覆盖技术的应用 | 第62页 |
4.2 深度覆盖评估方法应用 | 第62-65页 |
4.2.1 主要深度场景分析 | 第62-63页 |
4.2.2 深度覆盖分布及热点分析 | 第63-65页 |
4.3 城中村深度覆盖技术的应用 | 第65-80页 |
4.3.1 高楼层解决案例-安兜林后区域 | 第66-70页 |
4.3.2 低楼层解决案例一后埔巷道系统 | 第70-80页 |
4.4 无法建站的大型住宅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应用 | 第80-84页 |
4.4.1 解决案例-前埔南区 | 第82-84页 |
4.5 高层信号漂移深度覆盖技术应用 | 第84-92页 |
4.5.1 解决案例-国贸春天 | 第86-88页 |
4.5.2 解决案例-南湖明珠大厦 | 第88-9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英文专业术语缩写表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