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我国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述评第12-20页
        1.3.1 国外先进历史村镇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研究第12-15页
        1.3.2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研究第15-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22页
        1.5.2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现状分析第23-28页
    2.1 历史文化村镇概况第23页
    2.2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现状第23-28页
        2.2.1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概述第23-25页
        2.2.2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的数量与分布特征第25-28页
第三章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利用评价第28-43页
    3.1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第28-30页
        3.1.1 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及基础第28页
        3.1.2 利用是保护的重要手段第28-29页
        3.1.3 保护和利用可以实现双赢第29-30页
    3.2 保护性利用的含义及理论基础第30-31页
        3.2.1 保护性利用的含义第30页
        3.2.2 保护性利用的理论基础第30-31页
    3.3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评价的原则第31-33页
        3.3.1 科学性原则第32页
        3.3.2 重要性原则第32页
        3.3.3 层次性原则第32页
        3.3.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第32-33页
    3.4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定性评价第33-35页
        3.4.1 科学文化价值第33页
        3.4.2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第33-34页
        3.4.3 商贸历史考察价值第34页
        3.4.4 经济价值第34-35页
    3.5 商贸交通型古镇保护与利用定量评价第35-43页
        3.5.1 定量评价方法和步骤第35-39页
        3.5.2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定量评价第39-43页
第四章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第43-51页
    4.1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模式第43-44页
    4.2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聚类分析第44-48页
    4.3 商贸交通型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利用模式第48-51页
        4.3.1 利用为主式第48-49页
        4.3.2 维持现状式第49页
        4.3.3 积极保护式第49页
        4.3.4 综合式第49-51页
第五章 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51-68页
    5.1 浦市古镇概况第51-55页
        5.1.1 历史沿革与地理特征第51-52页
        5.1.2 以商贸交通为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第52-55页
    5.2 浦市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第55-59页
        5.2.1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第55-58页
        5.2.2 浦市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第58-59页
    5.3 浦市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模式选择第59-62页
    5.4 浦市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第62-68页
        5.4.1 健全管理机制,落实保护规划第64页
        5.4.2 加强宣传力度,改善交通条件第64-65页
        5.4.3 培养古镇居民的保护意识,提高居民满意度第65-66页
        5.4.4 点线面相结合,分级分区保护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1第74-75页
附录2第75-77页
附录3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情能力、情感风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
下一篇:建国后长沙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