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降冰片烯单酐为原料合成的脂环族二胺及其改性的聚酰亚胺材料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40页
    1.1 聚酰亚胺材料的发展历史第10-12页
    1.2 聚酰亚胺的性能与应用第12-13页
    1.3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概述第13-17页
        1.3.1 用二胺和二酐制备聚酰亚胺第13-17页
        1.3.2 其他方法合成聚酰亚胺第17页
    1.4 聚酰亚胺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7-30页
        1.4.1 聚酰亚胺的分类第17-18页
        1.4.2 聚酰亚胺的改性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3 特殊结构单元的引入第20-25页
        1.4.4 含氟结构单元的引入第25-28页
        1.4.5 含硅结构单元的引入第28-30页
    1.5 脂肪族聚酰亚胺的研究现状第30-38页
        1.5.0 脂肪族结构单元改性聚酰亚胺的特点第30-31页
        1.5.1 脂肪族聚酰亚胺的分类第31-33页
        1.5.2 常见的脂环族聚酰亚胺单体第33-36页
        1.5.3 典型的脂环族聚酰亚胺单体的合成第36-38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第38-40页
第2章 含脂环结构的二胺单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40-48页
    2.1 前言第40-41页
    2.2 实验部分第41-44页
        2.2.1 实验原料第41-42页
        2.2.2 实验仪器第42页
        2.2.3 合成含脂环单元结构的单体第42-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47页
        2.3.1 合成条件的探索第44页
        2.3.2 合成产物结构分析第44-46页
        2.3.3 合成单体的溶解性能第46-47页
    2.4 结论第47-48页
第3章 基于降冰片结构链段改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48-57页
    3.1 前言第48-49页
    3.2 实验部分第49-50页
        3.2.1 实验原料第49页
        3.2.2 实验仪器第49页
        3.2.3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过程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6页
        3.3.1 薄膜的制备第50-51页
        3.3.2 结构表征第51-53页
        3.3.3 薄膜的性能与解析第53-56页
    3.4 结论第56-57页
第4章 双环[2.2.1]庚烷-2,3-二(4-氨基苯甲酰氧亚甲基)的制备及表征第57-62页
    4.1 前言第57页
    4.2 实验部分第57-59页
        4.2.1 实验原料第57-58页
        4.2.2 实验仪器第58页
        4.2.3 合成含脂环结构单元的单体第58-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1页
        4.3.1 单体的合成第59-60页
        4.3.2 单体的化学结构表征第60-61页
    4.4 结论第61-6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5.1 结论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附录第7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镍基团簇电子结构及性能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以河北省肥乡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