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粪堆肥高温除臭复合菌剂的选育及应用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 ·堆肥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 ·堆肥影响因素及控制 | 第13-14页 |
| ·温度 | 第13页 |
| ·水分含量与通风供氧 | 第13页 |
| ·pH | 第13-14页 |
| ·C/N | 第14页 |
| ·调控堆肥过程的添加剂种类及作用 | 第14-16页 |
| ·调控堆肥的物理填充料 | 第14-15页 |
| ·微生物接种剂 | 第15页 |
| ·营养添加剂 | 第15-16页 |
| ·有效自然材料 | 第16页 |
|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的影响 | 第16-18页 |
|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腐熟速度的影响 | 第16页 |
|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氮素损失的影响 | 第16-18页 |
| ·微生物菌剂的选育 | 第18-20页 |
| ·微生物菌株分离源的选择 | 第18页 |
| ·直接筛选混合菌制备微生物菌剂 | 第18-19页 |
| ·筛选功能菌株组合制备微生物菌剂 | 第19-20页 |
| ·堆肥有机肥对作物、土壤的影响 | 第20-21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堆肥原料 | 第21页 |
| ·分离菌株材料 | 第21页 |
| ·供试培养基 | 第21页 |
| ·试验内容 | 第21-22页 |
| ·高温菌株的分离及除臭菌的筛选 | 第21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的效果 | 第21页 |
| ·高温除臭复合菌剂的合成 | 第21页 |
| ·复合菌剂在猪粪堆肥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 ·高温菌株的分离及除臭菌的筛选 | 第22页 |
| ·高温菌株的分离方法 | 第22页 |
| ·除臭菌株的筛选方法 | 第22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的效果 | 第22-23页 |
| ·高温除臭复合菌剂的合成 | 第23页 |
| ·供试菌株的拮抗试验 | 第23页 |
| ·高温除臭复合菌剂的合成 | 第23页 |
| ·复合菌剂在猪粪堆肥中的应用 | 第23页 |
| ·主要试验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 ·主要试验项目的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3页 |
| ·高温菌株的分离及除臭菌筛选结果 | 第25-26页 |
| ·不同材料中高温菌株分离结果 | 第25页 |
| ·除臭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25-26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的效果 | 第26-39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过程中pH变化的影响 | 第26-29页 |
| ·除臭细菌对猪粪堆肥的pH变化的影响 | 第26-28页 |
| ·除臭放线菌对猪粪堆肥的pH变化的影响 | 第28页 |
| ·除臭真菌对猪粪堆肥pH变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pH变化的影响 | 第29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过程中氨气量变化的影响 | 第29-35页 |
| ·除臭细菌对猪粪堆肥氨气产生的影响 | 第30-31页 |
| ·除臭放线菌对猪粪堆肥氨气产生的影响 | 第31-33页 |
| ·除臭真菌对猪粪堆肥氨气产生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氨气总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5-39页 |
| ·除臭细菌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除臭放线菌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除臭真菌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不同除臭菌株对猪粪堆肥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复合菌剂的构建 | 第39-40页 |
| ·拮抗试验结果 | 第39页 |
| ·菌株的鉴定结果及复合菌剂的合成 | 第39-40页 |
| ·复合菌剂在猪粪堆肥中的应用 | 第40-43页 |
| ·复合菌剂对猪粪堆肥pH变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复合菌剂对猪粪堆肥氨气产生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复合菌剂对猪粪堆肥全氮积累的影响 | 第42页 |
| ·复合菌剂对猪粪堆肥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 5 讨论与结论 | 第43-48页 |
| ·讨论 | 第43-46页 |
| ·高温菌的分离及除臭菌的筛选 | 第43-44页 |
| ·不同除臭菌对猪粪堆肥的影响 | 第44-46页 |
| ·复合菌剂的应用效果 | 第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