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原理 | 第10-12页 |
1.3 半导体可见光催化改进方法 | 第12-25页 |
1.3.1 金属离子掺杂 | 第13-14页 |
1.3.2 非金属离子掺杂 | 第14-16页 |
1.3.3 金属和非金属离子共掺杂 | 第16页 |
1.3.4 固溶体 | 第16-17页 |
1.3.5 染料敏化获得可见光 | 第17-18页 |
1.3.6 助催化剂的存在 | 第18-19页 |
1.3.7 半导体复合 | 第19-24页 |
1.3.8 调控晶体的结构与形态 | 第24-25页 |
1.4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25-26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2章 复合光催化剂CdS-Pt/TiO_2的制备及可见光光解海水制氢性能 | 第27-39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8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3 海水的配制 | 第29页 |
2.2.4 膜电极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5 电化学测试 | 第30页 |
2.2.6 光照反应 | 第30页 |
2.2.7 羟基自由基的检测 | 第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8页 |
2.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30-31页 |
2.3.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第31页 |
2.3.3 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 | 第31-32页 |
2.3.4 催化剂的形貌 | 第32-33页 |
2.3.5 CdS与TiO_2摩尔比对催化剂制氢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6 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 第35页 |
2.3.7 催化剂的羟基自由基的荧光捕获光谱 | 第35-36页 |
2.3.8 载铂量对催化剂制氢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9 催化剂CdS-0.5%Pt/TiO_2的稳定性实验 | 第37-38页 |
2.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Cd_xZn_(1-x)S-Pt/TiO_2的制备及光解水制氢研究 | 第39-48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9-40页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0页 |
3.2.3 光催化反应 | 第40-41页 |
3.2.4 膜电极的制备 | 第41页 |
3.2.5 电化学测试 | 第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3.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41-42页 |
3.3.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第42页 |
3.3.3 催化剂的形貌 | 第42页 |
3.3.4 催化剂的光学吸收性能 | 第42-44页 |
3.3.5 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 | 第44页 |
3.3.6 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KBr辅助水热法制备Cd_(0.5)Zn_(0.5)S固溶体及可见光制氢性能 | 第48-54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4.2.2 光催化反应 | 第49页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4.3.1 样品的XRD谱图和比表面积 | 第49-50页 |
4.3.2 样品的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 | 第50-51页 |
4.3.3 样品的荧光光谱 | 第51-52页 |
4.3.4 催化剂的制氢活性 | 第52-53页 |
4.4 结论 | 第53-5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